“我姓白,所以這本書叫《白說》。其實,不管我叫什么,這本書都該叫《白說》。”
這是白巖松自序的第一句話,當我讀完這本書,深以為然。我不敢說我理解的意思就是白巖松想要表達的意思。這里只是說說我讀完這本書對這句話的理解。
▲讀紙質書的魅力就在于,讓世界安靜
白說=白巖松說的話
這本書的內容全部整理自白巖松的演講稿,按照五個主題 —歲月、價值、溝通、態度、時代— 來整理。每篇演講稿后面還附上一篇現在的他對當時這篇稿件產生的新的想法或者是補充解釋,這部分的文字雖然不多,卻每每讓人讀之受益匪淺。
白說=不說白不說
在書的序言中白巖松就吐槽了微博上廣泛傳播的關于“白巖松說”的言論,事實上他本人既沒有開微博也沒有使用微信。這給他本人也造成很大影響,然而他沒有打假的底氣,因為,這世界上叫“白巖松”的人多著呢,并沒有指明就是你央視名嘴說的呀。
啞巴吃黃連,所以,有了這本《白說》——“只能確定這本書里的話是我說的。”
白說=說了也白說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面前的那一方屏幕就是一個私人空間,無人可以強制性介入。信息的獲取方式已經從“我報什么你就讀什么”轉化為“我想讀什么就讀什么”,那么也許你說的并不是他想讀的。
“年歲漸長,已經有權保持沉默。更何況,眾聲喧嘩的時代,我用嘴活著,也活在別人嘴里。
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顯然,話多是件多危險的事!
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險的事......”
這是白巖松的態度,我欣賞。所以,盡管說了也白說,依然不要做沉默這件更加危險的事情。
以上,是我對這本書的理解,同時也是我推薦的理由。其實我跟白巖松不熟,第一次知道他是崔永元說:“央視此前從來不會招長得丑的主持人,我是第一個,白巖松是第二個。”因為好奇是多丑才去認識了他,后來,被他的幽默睿智犀利吸引,自此,被圈粉至今。
▲其實長得也不是很丑,可能是看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