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失去的十年,根源竟是美國的金融戰爭。
圖片1.jpg
圖片2.jpg
金融戰爭看似破壞力不如軍事戰爭大,但在摧毀一國國力上,它往往能起到“殺人于無形”的作用。在冷戰時期,美國就通過金融戰爭使蘇聯不斷衰落,在后來的東南亞危機后,美國也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徹底打開東南亞諸國的市場,使得華爾街的觸手徹底進入這一區域。而對待二戰后國力不斷提升、威脅到美國經濟地位的日本。美國也通過金融戰爭,使日本經濟出現“失去的十年”,直到現在也未徹底恢復。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通過“廣場協議”、“盧浮宮協議”、“ 巴塞爾協議”等一系列國際協調措施,在金融方面不斷向日本施壓。利用包括壓迫日元升值、要求日本參與同美國的利率協調、利用國際清算銀行設定8%的銀行自有資金比例限制日本金融機構的對外融資能力。日本在許多方面都極不情愿地作出了讓步,也因此而一步步地陷入了美國設計好的陷阱。最終給日本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本文由葛朗臺原創,禁止轉載,若轉載請聯系我們并標明出處。閱覽更多歡迎下載App:葛朗臺商業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