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這么忙,哪還有時間思考,還深度。面對大數據不定時推送的信息,有意或是無意推送給你的信息,各種網絡大咖和行業代表的分析發言,微信還推出了“看一看”功能(結合你關注的公眾號和你的朋友圈定向推薦文章),你還有思考的習慣嗎?中年男性都活著不如狗的年代,你還有時間思考?還能有一份“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舒云卷。”閑情嗎?我想靜靜,不是想靜就能靜。深度思考成了一份奢侈、稀缺。
? ? ? ? 今年10月份看了一部電視劇《天道》,繼而閱讀了原著《遙遠的救世主》,里面有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男一號丁元英在路邊攤吃早餐付過錢后,老板娘由于太忙忘記丁元英付過錢了,讓丁元英再付一次錢,丁元英想都沒想就再付一次錢,仿佛什么都沒發生,揚長而去。此類細節經常發生在男一號身上,男一號對人性、文化屬性的理解程度,是深度思考的結果。這是我對深度思考的理解,深度思考帶來的是智慧,帶來的是理解了萬物運轉的自然規律,也就是天道。
? ? ? ? 2017年有個詞叫“遠離垃圾人”,當然說這個詞的時候都認為自己肯定是“非垃圾人”,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來俯視“垃圾人”。每個人都有影響力,有深度思考過你自己向周圍散發的是什么能量?你的肢體語言,你的脾氣性格,你的語言語氣,身上散發的戾氣,影響到周圍人的時候,你的良心會痛嗎?不知道,好像和自己無關,因為你根本沒有深度思考過。自己本身是個“垃圾人”卻渾然不知,可悲。
? ? ? ? 冬至吃餃子,吃完餃子就該做年度總結了。今年的關鍵詞“浮躁”,又浮又躁,“浮”是里“躁”是表,病因是遇事淺嘗輒止浮在表面,處方是找到“深度思考”的土壤和工具。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我的朋友,你還會深度思考嗎?
? ? ? ? 孫克強在《深度思考決定人生》中寫道“寫東西是整理思路最好的方法,把所思所想講出來、寫出來與他人分享才能變成自己的。在寫東西的時候剛座下來一點思路都沒有,寫著寫著思路就打開了,寫東西是深度思考的過程,它會把存儲在大腦中的不同區域零散的知識點調取出來組合成有深度的思想體系。” 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