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閨蜜跟我說:她不想上學了,想出去工作,問她為什么?她說:在學校待著煩,專業課聽不懂,室友不怎么學習,自己也跟隨著墮落了。
閨蜜的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因此上課也沒好好聽講,長此以往也不咋聽課了。室友基本都是土豪級別的,還沒畢業都已有工作了,所以天天追著劇,打著王者。她身臨其境,難免受影響。
然后我問她:出去后干什么工作?她:啥都行,就是不想上學。我笑著說:去打掃衛生嗎?相視一笑,默契的沒說話。
我在心里問自己:現在的我,畢業后能干啥,都說從基層做起?什么叫作基層?去一家公司,端茶倒水還是打掃衛生?沒有一身本領,如何才能在社會立足。
本上廣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線城市放不下靈魂。沒錯,這就是現實。
前段時間一篇文章刷新了認知?月入過萬,我在上海如何生活?,看到最后,除了扎心還是扎心。
房租,生活費,交通費,再給自己買件衣服,女孩子還需要買化妝品等,各種費用除過后就剩2000,還不敢生病。那么,這樣的情況下何時才能在上海有個自己的小窩?至少在下雨時,能有個去處。
這個社會好像就是這樣,有時候拼勁全力的去努力,也可能達不到想要的結果,但有的人,含著金湯勺出生。社會確實是不公平的,但公平的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將來的生活,這完全取決去我們的奮斗程度,雖然有坎坷,但心存希望,找對方法的專注于自己的目標,或許會晚一點,但一定會出現的。
刷朋友圈時無意中看見初中同桌,曬著自己寶寶,萌萌噠的小姑娘,惹人喜愛。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現在做著微商,看著她滿臉笑意,就知道生活的不錯,有時候幸福就好。
看著她幸福的樣子,忍不住問問自己,為什么要選擇上大學?闖過高考的獨木橋來到大學,難道畢業就失業?如果在給我一次機會,會不會選擇上大學?
前2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上大學,只是當初因為父母,老師的一句話,上了大學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就奮斗了。
最后一個: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不會上大學?
會的,一定會的。
大學第三年,很慶幸自己還在學校,還可以坐在圖書館靜靜的看著書,敲著文字。有時感嘆時間的飛逝,有時又有些小幸運。
大學三年,我收獲了些什么?
前2年的折騰,讓我逐漸的明白了自己前進的方向,知道自己該往哪走,雖然有時也會迷路,但總能回歸初心,不至于畢業后開始進入迷茫期。
幸運的是一路認識的朋友,關鍵時刻總是出現在身旁給予幫助。總是給我灌輸新知識,不斷的提升思維,學會更新自己的大腦系統,接觸不一樣的人,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然后不斷改進。
大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課本的知識,更是打開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也是人生一次升級的機會。在這里,你可以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干你想干的事,也是你可以試錯的地方,因此,還有機會。
時間就行一把雕刻刀,如何雕刻,全憑自己。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踏踏實實將自己雕刻成一個精品,然后去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