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第一民歌《康定情歌》為線索,拍攝的電影《康定情歌》以美麗的川西藏區為背景,用現實與回憶穿插的藝術手法,為觀眾呈現和提供了一場宏大奇幻的視覺盛宴和一次震撼動容的心靈之旅。
生活在物欲橫流、商業泛濫的社會,人們精神和心靈的大廈搖搖欲墜、破敗不堪,內心浮躁,早已不相信所謂的愛情。即使有人相信愛情,也會把愛情等同于情欲,追求愛情,就是尋求滿足情欲的可能。某種程度上,情欲越強大,愛的越熱烈。
觀罷《康定情歌》,人們的注意力被迅速拉回到過往不平凡的時空中,似乎對愛情有了全新的理解,愛情不光有情欲,更有兩情相悅、兩心相印,肉體雖天各一方,但靈魂卻高度融合。拋卻情欲,純潔的愛情方能永恒。
《康定情歌》這部電影在讓我流下感動的熱淚的同時,也讓我產生了幾個奇怪的幻想和疑問。這些幻想和疑問看似天馬行空、毫無根據,實則有憑有據。各位看官若不閑麻煩,容我慢慢道來。
江南水鄉到川西藏區四千多公里的路程為何走了整整一輩子,風云際會的苦難時期過后,李蘇杰若能早踏上尋找達娃的路途,最后又怎會因一步之遙便天人永隔的悲劇收場?
新中國剛成立,一支人民解放軍入藏區筑路。隨著這支解放軍隊伍進入藏區的還有剛剛大學畢業、入行伍不久的男主人公……李蘇杰。強烈的高原反應和超負荷的工作,使李蘇杰一度身心乏困。不知道那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從小就是農奴的藏族女孩達娃,年輕氣盛的他幫助達娃砸開了身上捆綁了多年的鐵鎖鏈,恢復了她的自由身,同時她被束縛、被塵封已久的內心也獲得自由,她第一次有了做人的感覺。藏家兒女能歌善舞,獲得自由的達娃情不自禁為救命恩人唱起了動人的《康定情歌》。他被優美的歌聲深深吸引了,內心深處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后來,李蘇杰在一次執行任務中意外負傷,而達娃為了給李蘇杰尋找野藥也不幸受傷。從此,兩顆年輕的心越來越近,在雪域高原,摩擦出了熾熱絢爛的花火。二人私定終身,相約路修好后去蘇州。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兩個渺小如塵土的人被時代裹挾,意外分開,從此天各一方,終生未能見面。
六十年后,李蘇杰帶著達娃給他的東西、帶著美好的記憶到藏區尋找達娃,可遺憾的是達娃已于十天前離世。我們不禁要問,他為啥不早點去找達娃,而偏偏要等六十年后達娃死后才動身找。如果早點去找達娃,達娃就不會等他一生,最終孤獨終老,而他也不會倍受愛情的摧殘和煎熬。
早些年受時代限制,沒去尋找也能理解,可后來社會發展迅速,交通通訊發達,很多問題不成問題,而為了達娃終身未取的他卻遲遲不去尋找就令人不解了。他給她寫了無數份信件,得到的回復是“查無此人”,后來他收到了她結婚的消息,他送去了祝福,但他還是一輩子未能放下她。他既然放不下她,在條件允許時就應該去找她,縱使她已經結婚,但親眼看到心愛的人過得好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男女主人公因為對愛的堅守和執著,一個終身未取,一個終身未嫁,如此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是否有現實原型?
因為對愛的承諾和堅守,兩個善良的人終生沒有結婚。盡管他曾收到了她已結婚的信件(假的,是劉二為了霸占達娃使用下三濫手段欺騙蘇杰),盡管她收到了他祝福她新婚快樂的信件(蘇杰誤信了劉二發來的信),但他們還是沒有放下彼此。他給她寫了無數份情意綿綿、寄托思念的信(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收到),她經常在路口、村頭等他來接她,他們牽掛著彼此、思念著彼此、深愛著彼此。就這樣春去秋又來,一年復一年,終未能在一起。
筆者忍不住要問如此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原型?其實,有沒有原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打動了人心。只不過筆者實在迂腐固執,一根筋想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有原型,以長長知識,如此而已。各位讀者,快告訴我答案吧。
假如歷經重重磨難,李蘇杰和達娃兩人修成正果,結為連理,而達娃也在李蘇杰的幫助下追求音樂夢想,那么試問跨越地域、階層、族群、信仰的結合會天長地久嘛?
李蘇杰和達娃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令人唏噓不已。換個思維,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了,他們的結合會長長久久嘛?筆者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之間除卻時代因素還存在如下難題需要面對。
第一,地域因素。一個來自江南水鄉,一個來自雪域高原,地域差別太大。不同的地域背后,是不同的原生環境,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生活習俗。
第二,階層因素。一個是高等知識分子,屬于精英階層,而一個是剛剛擺脫“農奴主”束縛獲得重生的弱女子,大字不識一個。教育背景天壤地別,眼界、心界、認識事物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處理問題的能力等差別肯定很大。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共同話題也很少。
第三,族群和信仰因素。兩人的族群和信仰不同,一個是少數民族,信仰藏傳佛教,而另一個有著漢文化背景,信仰不明。
可以想象,面對以上幾點難題,即使他們終成眷屬但要想天長地久勢必還要翻越很多的山。
婷婷主動退出三角戀,甘于犧牲自己成全別人是愛的如癡如醉后的醒悟,還是本質上她對扎西多杰感情就是打發寂寞、逢場作戲?
在和爺爺的川西之行中,婷婷喜歡上了達娃的養孫扎西多杰。而這時,扎西多杰已有女朋友。于是狗血的三角戀劇情出現了。婷婷和扎西多杰第一次交流,兩人不歡而散,彼此并沒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后面也一直鬧的很不愉快。可不知何故,劇情反轉,婷婷毫無征兆地喜歡上了扎西多杰。在不長的交往時間里,兩人的關系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著實有點不可思議,令觀眾“猝不及防”。
婷婷愛上了扎西多杰,主動加入了三角戀,后面卻又主動退出了三角戀。這讓人很好奇,她義無反顧的加入,最后出人意料的退出,到底是出于什么動機她加入是因為愛,還是因為一時頭腦發熱、沖動為之,又或是單純為了尋找音樂創作的靈感。她最后退出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還是無可奈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