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確有,有的虛無。但是,孫輩們總有很多的回憶出自于誰的灌輸呢?答案自然而然,來于上游的水流。
也許只有上游的水才是生命的源頭,這本身就是我們都能接受的。
我們每個人注定都有一些童年的記憶,自己清楚記得。記憶里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事兒發生過。然而,也確實有自己不曾記得的故事。
就拿我個人來說吧,根本不記得奶奶家老院子里的樣子,自然也不記得我和爸媽姐姐住的所謂的東廂房什么模樣。于是,老爸就充當了那個給我灌輸記憶的人。老爸對我說,咱家的東廂房完全是土坯壘成的,上面就是幾根細楊木蓋著油氈的房頂,根本禁不住大人在上面走。尤其是遇到夏季連雨天,那就更不用提了,屋外天上下雨,屋內房頂下雨,矮矮的門檻擋不住雨水,屋地上倒灌進水。那時才是真正的“連雨天”啊!
除了我小時候老院子的事兒,老爸還給我講爺爺如何抱我玩耍的事兒,給我講唐山大地震時他如何有驚無險地把奶奶姑姑媽媽等迅速拉出屋子的事兒,給我講他當那時候的生產隊長的事兒,給我講他怎樣幫姑姑們去盧龍城里要回打草的鐮刀的事兒,給我講他在小時樓左鄰右舍小伙伴那些調皮搗蛋的事兒,給我講他如何差點兒淹死認了本村老王為干爹的事兒,還給我講自己如何跟著奶奶去山北大姨奶家借糧食的事兒……如果不是老爸給我講,我肯定僅僅知道自己童年的寥寥無幾的事兒。
而如今,我的兒子也在祖輩那里被灌輸他不曾記得的那些事兒。爺爺跟他說在老家每年僅僅住那幾天的事兒,姥爺跟他說在開口剛說話時的那些歡樂事兒,姥姥跟他說在本村上幼兒園大班時拿著鐵鍬趕他上學滿后院跑的事兒,等等。
看來這樣的被灌輸真不是哪一輩人獨有的記憶傳承,而是一種普遍的故事或者說是家族史的流傳。
其實,說半天,關于記憶被“灌輸”這個說法,不是我的發起,而是我家丁寶在前幾天晚上快睡覺前說出來的。我呢,感覺有意思,于是絮叨記之,也算是我們父子二人在記憶童年里回味祖輩的那份溫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