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運氣
生活中我們會面對一種不可抗力的因素——“運氣”,運氣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比如買彩票,有的人可能第一次買就中了大獎,而有的人可能買一輩子彩票也中不了獎。
既然運氣是不可抗力的因素,自然不會被人的意志所左右,然而很多人對“運氣”深信不疑,甚至迷信血型、星座運勢之類的東西來作為自己行為的導向,卻不愿為自己的目標付之努力,這類人往往一事無成。
所以,在李笑來老師看來:相信運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的確如此,“運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控的,而我們可控的是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積累,“運氣”也自然變好,而且這類人并不少見,“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說的也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
6、人脈
“人脈”這個詞,在生活中影響力絕對是位居前列,甚至它成為“成功學”的標配之一。
這一篇的篇幅很長,李笑來老師也講了大量例子來論證他關于人脈的看法:所謂人脈就算重要,也不像他們說的那么重要。
都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想成事孤身一人是很難的,這樣必須與他人去協作,這樣“人脈”的作用也就凸顯了,我想在這一點上李笑來老師并不否認。
為此,李笑來老師想表述的核心觀點在于經營人脈一定要以提升自己為前提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誰都想獲得高質量的人脈,甚至不惜“結黨營私”,而高質量的人本身沒有任何義務去幫遠不如自己的人,更不可能成為那些人的“資源”,他們也想找高質量的人脈,至少也要能等價交換。
雖然很多資源很難靠白手起家來獲得,比如金錢、地位、名譽,但人的才華和學識等卻是完全可以通過努力來獲得的,通過不斷積累,提升自己,自然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這樣高質量的人脈自然也就建立了,比如像巴菲特與查理·芒格這一對摯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
為此,李笑來老師關于提升自己提供了兩點建議:
1、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學習并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為美德,用自己的獨立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