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朱荔看到自己那14歲就長到了一米七五的兒子時,內心都會滋生出無限的驕傲和快慰。毫無疑問,兒子是一個無比可愛的英俊少年。
在這樣的時刻,她都會暗暗激勵自己,一定要為孩子盡量爭取更好的生活。做為工薪族家庭,經濟上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出于對孩子的滿腔摯愛,他們夫婦所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不過在如今,單純的努力工作,似乎并不是發財的訣竅,懂得投資,并有膽量和技巧才是。但他們手頭總是只有十分有限的錢,連人人盡知的房產投資,都因囊中羞澀和過于保守而錯過了,那有著幾套房子的工友,與他們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了。
唉!沒辦法,誰叫他們腦子死板呢,連孩子都跟著倒霉。從沒想過人為什么要活著,只是他們兩口子早已決定,這輩子就是為了孩子。孩子是他們的未來,是他們的夢想,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一切。
朱荔的丈夫李冀,還不到四十歲,鬢角就有了白發。一家人雖然整體上是和睦的,但活得并不輕松。除了生存成本和來自孩子的花銷,逐年在提高,來自周圍的人情份子與攀比心,也是水漲船高。妻子朱荔偶爾會抱怨一下丈夫,說他無能,掙不了大錢,寬厚的丈夫從來只是愧疚地一笑。
他似乎已習慣于被埋怨。對于妻子,那個從來愛贊美別人的女人,甚至連電線桿都要不放過溢美之詞的女人,卻從來沒有贊美過他這一事實,他被動地接受了。很多人確實值得她去羨慕,而他卻很無能為力。
最近這個階段,李冀所在的工廠出現了不景氣,本來一個月的班,只能上半個月了,收入當然也少了一半。這怎么行?于是他找了一份兼職出租車司機的活兒做為彌補,開半個月的出租車,每次12個小時。
朱荔雖然心疼,卻也不能阻止,將來用錢的地方太多。現在孩子上初二,將來上高中,光是上輔導班就是一筆不小開銷。她的同學來串門,告訴她,剛剛給即將中考的孩子報名語數外三門培訓課,總共花了六萬多,這還沒報別的科呢。所以,身為父母,再辛苦也沒辦法,既然生了孩子,就得好好負責。
一般情況下,為了多拉幾位乘客,李冀中午就在外面隨便吃點飯。但是那天因為正趕上離家近,他就回家吃了。那天是禮拜天,孩子去了奶奶家。朱荔就簡單做了一頓飯,看著丈夫匆匆吃完,喝了口水就下樓了。
她收拾完碗筷,擦干手,來到客廳,腦子里在想,李冀今天穿的那件黑色外套,有一顆扣子松動了,晚上等他回來,一定要想著重新縫一下。她隨意地走到客廳窗前,往樓下看去,立時感覺蹊蹺。
離他們吃完飯,已經快半個小時了,丈夫那輛黃紫相間的出租車,仍然停在樓下的停車位上,這不對勁呀!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還沒開走?
她朝下喊了一聲,急忙奔下樓去。
到了樓下,走到車近前,看到丈夫還坐在出租車里,他左手搭在方向盤上,右手捂住胸口,頭卻歪向了一邊。她猛然打開車門,一邊叫他的名字,一邊去推他的肩膀,可他一動不動,既不說話,也沒有任何反應,她再用力,他還是一動不動……
她凄厲地叫喊起來,“李冀,你怎么了?!”
“李冀,李冀——”
她再沒能喚醒他……
在朱荔的一生中,她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天氣半陰不晴的午后,她唯一的丈夫突發疾病,永遠離去了,永遠永遠……
她和孩子抱頭痛哭。孩子也哭紅了眼睛。
可以想像葬禮過后,朱荔的心有多么難受。她真的不想接受現實,不想!思念有多么深刻,悔恨就有多么尖銳。
當你徹底失去一個人,才會感到他的無比重要,才會明白,自己沒有在他活著的時候,對他做到足夠好,由此而帶來多少難以自我原諒的遺憾。這遺憾是一種心靈的酷刑,幾乎讓她發瘋。
以前,他們偶爾吵架的時候,他曾經表達不滿:“你總是愛贊美別人,卻不遺余力地挖苦我,這讓我……”
那沒說出來的話,應當是指很難堪吧?
朱荔卻實在覺得李冀沒有什么可夸的。本分就是本分,除非你有什么超長的才能,可你沒有啊。在我這一幫朋友里面,我過得是最窮囧的了,這讓我有點抬不起頭來,連同學聚會都多次不曾參加了……
而現在,當她再也沒有機會去面對李冀的時候,她終于看到李冀的珍貴,終于感受到鋪天蓋地的痛悔。如果李冀可以活過來,她一定滿足他做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他不過渴望的是家人內心的認可和口頭上的溫暖。但這些他都沒有得到,沒有!
昨天,他想吃紅燒魚,她卻忘了去市場買回來。前天,他講了一個從外面聽來的笑話,她卻完全不配合,打岔談那些煞風景的煩人事兒。大前天,他從路邊花幾塊錢買了一盆驅蚊草回來,她卻表示自己不非常喜歡它的味道,買在家里沒什么用。大大前天,他去參加一個工友的二婚婚禮,她卻十分反感,表示把份子錢捎過去,人可去可不去的,讓他感到為難……大大大前天……
太多太多的場景展現在腦海里,像電影一樣放映著,敲打著她的心……
她在回憶里發現,原來每天都有不愉快在發生著,哪怕起因異常微不足道,本身根本不值得,但是,她處理起來的方式,卻永遠那么冷硬而消極。她對生活的不滿,幾乎就是對男人的不滿,雖然她遇到的這個男人中規中矩,對家庭忠貞不二,可是她還是對他經濟上的無能感到失望和憤懣。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如果他會活過來,她一定會轉變態度,不再咄咄逼人,她一定會善待他、體貼他、尊重他、珍惜他。他是累死的。他的壓力比她還大!
“我居然去贊美一根電線桿子!”
是啊,他從來沒說過她壞話,正如她從來沒說過他的好話。是啊,朱荔甚至去贊美過一根電線桿,都沒有真正看待過李冀!現他走了,自己傷心欲絕,終于不能不承認,他是多么的重要!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自己,還有那未成年的孩子,早早沒了父親……
如今,她再也不敢站到客廳的窗前,不是站在那里就淚如雨下,而是站在那里,她就會有跳下去的沖動。這些天,她和孩子無數次抱在一起痛哭,可是眼淚仍然沒有流盡,仍然沒有!如同那深深的歉疚、遺憾和悔恨,或將伴隨她的一生……
以后,孩子就靠媽媽來養活了。她必須學會去面對現實了。擦了擦眼淚,她默默在心里禱告:李冀,等著我吧,我們終將再見。我會向你懺悔、道歉。在此之前,我會先把孩子養大,保佑我們吧,保佑我和孩子!無論多艱難,我都會替你照顧好孩子!
無論怎樣,時間終會撫平一切。
不過,人們還是應當在活著的時候,彼此寬容和互相珍惜。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就是自己的最后一天。生命是脆弱而短暫的。如果可能,還是盡量不要留下人生遺憾。
雖然很多遺憾無法避免,但是學會珍愛身邊人,也許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吧?
可惜,朱荔明白這個道理時,實在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