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說的最多的話毫無疑問就是這三個字——在路上。
大學課堂老師點名時總能聽到一些同學喊一句“某某在路上”,然后全班哄然大笑。
前幾天和好友約飯,局中他說“你好像很自由的樣子”(大概這個意思吧),我朝著“自由”這個目的地邁進,朝圣且改變著。
“時而正常,時而癲狂。”幾年前生日許下的小愿望眼看已經成了我現在的模樣。我覺得挺好。
有時候聽到一首好歌就會不自覺地傲嬌、搖擺、晃頭晃腦、踢個正步、在斑馬線前覺得自己飛起來了似的哈哈。像個神經病。然后在自己意識到之后會心一笑。
“在路上”是一種狀態。
一種讓自己前進的狀態,這種“前進”是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
他就是愛音樂,別讓他停下來。
用一份工作來維持生活,然后晚上去酒吧去街頭去廣場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旋律曲調,表達著自己和自己的音樂。他有這方面的才華,我知道。
他終于還是決定放下現在的穩定,全身心地開始唱歌。趙雷說過一句“有些人喜歡唱歌,有些人必須唱歌,我屬于后者。”他在我的認知里,也是后者。
他最近應該很忙吧。忙著調整,忙著成長,忙著加油,忙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現在的放棄,對得起父母的期望,對得起好友的支持。
他是這樣的人,一直都是。
他在路上,身體力行朝著夢想。加油。
“在路上”對于蕓蕓眾生而言,更像是無數條小魚朝著心中念想的那片海域游行吧。有的人會越過龍門,會搖身一變,極少數的人。
大多數人都是去做分母的。人生很多時候并不會成功。而且我也很懼怕“成功”兩個字。
“成功”這個詞捆綁了很多場景,條條框框。收入、身份等等都是相關詞匯,可是唯獨少了“快樂”這個詞。
小時候爸媽總問我“今天在學校開心嗎?”
后來每次和老爸通話他問的也不是學習怎樣,而是“最近過得快樂嗎?”
前段時間自己一個人困在一個角落里,進退不得。的確很亂,腦子亂,心亂。老媽發了一句語音“出去幾天吹吹風吧,看看海,說不定現在想不通的東西一下子就通了。你也知道,我和你爸要的就只是你快樂,你快樂就行了,別有壓力。”
我真的很愛他們。做他們的孩子會覺得很民主很幸福很輕松。
就在剛剛我站在站臺等車。公交車上下來三個人,一個人年長的女人,一個中年女人和中年男人。年長的她拄著拐杖走在最前面,中年女人手摸著她的背慢慢下車,后面的男子背上背著一臺音響,左手拄著拐杖也是蹣跚地下車。
這一幕看得我怔住了。獨立、自強。
想必他們一路走一路唱,一路唱一路走才從遠方而來。
誰說遠方是詩和田野?
遠方只是充滿一個個陌生故事的凈土,這里依舊有很多困難障礙等著你的到來,你來的話無非兩個結果:一是你克服困難登上高山俯瞰自己的故事和他人的故事,二是困難勝過你,你離開重新開始戰爭或者從此茍且——眼前的茍且永遠會在眼前。
可是我依然覺得只要你愿意踏上去遠方的路,你的勇氣就會陪著你去度過日日夜夜。醉酒也好,開心也罷,你有勇氣別怕。
世事白云蒼狗,你有勇氣就看得到自己。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