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組織了一場中醫交流活動。
有兩個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飛,江西中醫藥大學畢業的,針灸推拿專業。
他實習期間在醫院待了一年,就嫌棄自己總是在打雜,急不可耐出來闖江湖,和人合作創業,開了一家養生館。
不到半年,支撐不下去,關門了。
他自己總結教訓:養生館大街小巷都是,他沒有經驗,積累少,競爭不過別人。
大安,畢業后老老實實在醫院上班。
他每天認真看上級醫師如何診治病人,碰到問題想辦法去弄明白;在自己身上練針找感覺,治療每一個病人都很用心。什么方法更有療效?他會去思考、求教,抽空外出進修、學習。
醫院最不缺病人。利用醫院這個大平臺,他的診療水平不斷在提高,同時,也積累了不少信任他的"粉絲"。
十年后,他和朋友開了一家醫館,不過仍是以醫院上班為主。
不少病人就跟著他過來,因為他技術水平高,療效好,在哪里工作都不是問題。
醫館開了三年,生意越來越好,他才從醫院離職。
-這就是職場資本不同而帶來的不同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獲得寶貴而稀缺的資源,首先,你必須要有稀缺而珍貴的能力,才得以交換。這種能力,就是"職場資本"。
1.如何打造優良的職場資本?
仗劍闖江湖,執針走天下。
若劍只是一把鈍劍,針上生滿了繡,你憑什么闖出天地?
別總是空想,單憑一腔熱血一身激情去闖,一無所獲,還可能碰得頭破血流;
不如靜下心來,用工匠思維,好好打造自己。
沒有人欠你一份好工作。
在你還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不如先埋頭好好的去學習,把你的技能練好,好好的積累。
下面我用表哥的例子來聊聊。
表哥高中剛畢業,因為貧窮,他和剛上初三的弟弟不得不遠赴深圳,在一家工廠打工。沒有學歷,也沒有一技之長,他們只有老老實實的工作,對于加班不敢有任何怨言。
慢慢地,工作開始得心應手了,他們業余讀了成教學院,
用盡一切方法去提升自我。
后來倆人都成為非常熟練的技術工人(工匠思維已經初具),當然,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時候也很枯燥,讓人煩躁。但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不斷的走出舒適區去接受更艱難的挑戰,然后才有更大的提高。
這就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讓人會感覺到沒那么開心,會有緊張感,但是這個不用太懼怕,因為我們必須得經過這段路,才可走出另一番天地。
他們出色的表現引起了領導的注意,開始不斷得到提拔。
表哥后來當上了部門經理,弟弟做了車間主任。
他們已擁有良好的"職場資本",不斷有獵頭來挖他們,開出高薪來誘惑;領導更加重視他們,生怕他們不滿意。
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就開始擁有了自主性。
2.自主性
弟弟對目前的工作非常的滿意,感覺領導也很重視他,他可以沉醉于自己的技術研究中。他從來沒有想過辭職,也沒有想著去別的公司。
"正確地工作"勝過尋找"正確的工作"。
十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在老東家上班,做到了副總,同時,他自己也開了一家小公司,聽說運營得也不錯。
而表哥呢?他學習東西非常的快,對自己要求很高,不管做什么,他都要做到最好。如此的優秀,引來一家家獵頭高薪來誘惑他。公司提拔他當上了副總。
不過,他感覺在這里,最多也只是當個副總裁,自己的才能無法痛快淋漓的施展。
這時,有一家創業公司來找他了。他看中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和讓他施展才華的平臺。
五年的時間,他又完成了一次積累,公司上市,他作為大股東,收益不菲。
他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于是,辭職,創業。
他注冊了一家新公司,雖然后來歷經不少磨難,但現在,公司發展得勢頭不錯,創造出不少的效益。
表哥他們在我們親戚中,一直是個傳說,是很多后輩學習的榜樣。
之所以華麗逆襲,是建立在他的職場資本上,沒有良好的職場資本,他無法取得第一桶金,無法站穩腳跟,也不可能有后面的發展。
當你做到足夠優秀,優秀到無法被人忽視的地步,你就擁有了很好很多的自主性,你的人生你才可以做主。
所以,那天,小飛也不敢再抱怨,沉默了很久,他決定回爐重造去,先不急著賺錢,創業。
他明白了,一切不如意,都是因為自己缺乏足夠的能力,不夠優秀。
我向他推薦了一本書,聽說很多牛人喜歡,《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美國卡爾.紐波特所寫。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