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 ? 芍藥與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藥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之。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國,芍藥自難并驅。雖別尊卑,亦當在五等諸侯之列,豈王之下,相之上,遂無一位一座,可備酬功之用者哉?歷翻種植之書,非云“花似牡丹而狹”,則曰“子似牡丹而小”。由是觀之,前人評品之法,或由皮相而得之。噫,人之貴賤美惡,可以長短肥瘦論乎?
? ? ? 每于花時奠酒,必作溫言慰之曰:“汝非相材也,前人無識,謬署此名,花神有靈,付之勿較,呼牛呼馬,聽之而已。”予于秦之鞏昌,攜牡丹、芍藥各數十種而歸,牡丹活者頗少,幸此花無恙,不虛負戴之勞。豈人為知己死者,花反為知己生乎?
【譯文】
? ? ? 芍藥可以與牡丹媲美,前人稱牡丹為“花王”,稱芍藥為“花相”,太冤枉了!我要非常客觀地評價它們。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們沒有兩個君王,牡丹在香花國中處于至尊之位,芍藥自然很難同它并駕齊驅。雖然有尊卑的區別,芍藥也應當被列在五等諸侯之中,難道在君王之下、相國之上,就沒有一個位置可以用來獎勵有功之臣嗎?我翻遍了有關種植的書,不是說芍藥“花像牡丹,但比牡丹狹窄”,就是說“子像牡丹,但是比牡丹小”。這樣看來,前人評價的方法,也許只是看表面現象。唉!人的貴賤善惡,可以用長短肥瘦來衡量嗎?
? ? ? 每當芍藥花開準備奠酒的時候,我總要說些溫暖的話安慰它:“你不是當相國的材料,前人不懂,給你起了這個錯誤的名字,花神你如果有靈,不要去計較,不管稱你是牛還是馬,任憑它算了。”我從甘肅的鞏昌帶回來幾十棵牡丹和芍藥,牡丹活下來的很少,慶幸的是芍藥安然無恙,沒有辜負我搬運的勞累。難道人為知己者死,花反而為知己者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