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發現,需要用心地尋找。我們可以尋找春天的美,尋找自我的心靈世界,尋找身邊令人感動的一切……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能懂得美是什么,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懂得人生的真諦是什么……? ? ?
? ? ? ? 請以“尋找? ? ? ? ? ? ? ? ? ? ? ? ”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和校名。
押題理由:
? ? ? ? ? 1、選擇半命題作文,貼近教學實際。近幾年中考作文考查,依舊在命題與半命題之間輪回。而半命題依舊強勢,因為半命題的寫作空間更大,選擇的余地更多,符合我們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有話可說,能抒發真情實感,切實反映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本題符合這樣的命題思維。
? ? ? ? ? 2、關注學生生活,培養寫作思維。注重學生自我的發展,善于把生活與寫作聯系在一起,善于用發現的眼光去感受生活的一切,本題能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挖掘,去思考生活的點點滴滴,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 ? ? ? ? 3、勇于探索追尋,選材靈活自由。“尋”就是尋覓,必須用心去看,去感受,帶著一顆善感的心,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即使這個世界有許多不盡人意,但只要用心,美總是在身邊的。“找”有主動的意思,有引導學生積極去發現,主動去體驗,帶著一顆初心,一顆好奇心,用新鮮的眼光去主動尋找。選材多樣化,可以是從外而內去了解世間的萬物,也可以是由內而外去探究這個世界;可以借景抒情,通過對景物的美的尋找,有更深入的審美體驗,借以抒發內心的情感;可以從情感體驗方面入手,寫親情、友情在尋找中被深刻地認識,被小心地珍惜;還可以從成長體會和社會感悟等方面入手,找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甚至可以具體到心愛的物品、失落的情感、生活的快樂、做人的道理、動人的細節、人生的坐標……
? ? ?
思路導航一:反觀自己,尋找真實的自我
世間萬物,皆著我之色彩。尋找自己,認清自己,在人生的路上才可以走得更有方向,更堅定;反觀自己,尋找自己的優點,在自我的雕琢與打造中才能煥發出更閃耀的光芒。外在的自己,內在的自己,是一顆水晶的多棱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會發出閃閃的彩光,我們可以攝取自我的幾個畫面,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然后,讓自己陪伴著自己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例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尋找自己
今夜沉寂下來時,我仰望天邊的那顆星星,在星光里尋找自己……
體育課上。她認真地注視著老師,聽著一切跳遠要領。“踮、蹲、擺、跳!”她自言自語。走到跳墊前,認真地重復著一系列動作。別看她胖胖的,縱聲一躍,跳了將近1.8。?
文紅走過來:“我只跳一米三,你怎么跳的,教我,快教我。”“好啊。”一次又一次,文紅在她的悉心指導下,跳了得越來越遠,“一米六了哦”。她笑得合不攏嘴:“你真是個好學生嘛……一學就會哦,哈哈哈……”不厭其煩的指點,云淡風輕,被她一筆帶過。? 陽光透過樹枝,照在她倆臉上,格外清新,陽光尋找到那種青春純美。?
語文課上。語文老師環視了一圈,帶著“挑釁”的語氣:“這次作文誰來做一個具體分析?用PPT的形式給大家講講?”大家面面相覷。她想了一會兒,就勇敢地舉起了手,接了老師的招。第二天,她走上講臺,把她熬夜做出來的作文解析講給同學們聽。“做得好!”老師豎起大拇指,眼神里滿滿的是充滿欣賞與贊揚。
在別人看來,她似乎是一個開朗率真,穩坐神壇,運籌帷幄的“學霸”。但在她自己看來,她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但她又是奮勇向前的,她的臉上總有一股勇于嘗試,敢于接受挑戰的朝氣。? 她能夠尋找到一個蓬勃積極的自己。
她喜歡開玩笑也喜歡沉默;喜歡一個人也不介一群人;她經常是一個人,卻也喜歡一個人,走路,思考。太陽慢慢步行到西邊,她的另一面慢慢展示出來,但只給自己看……?
課間,教室嘈雜起來。這邊在發作業,那邊在大喊:“哦,我太笨啦,錯得離譜哦!”而她默默的拿起發下來的作業,收拾好書包,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心如止水,水滴的清脆聲響仿佛在耳邊回蕩。左手輕放在桌上,食指一下一下輕輕點著桌面,靜止。
看著一群群熟悉的同學三三兩兩交頭接耳,然而,耳邊的一切只是眼中的浮云,心中的一切才是她的天堂。她凝神靜氣地想到自己自己想要的:成大事者,耐得住孤獨,也耐得住寂寞。得到意味著失去,孰輕孰重必須自己掂量,她一直都知道這一點。認清自己想要的,即便失去了一些表面的華麗,又如何?堅守自己心中的追求,讓自己熱愛,沉迷。? ——她默默拿起題目,孤身沖過一道道關卡……?
“你笑的沒心沒肺,誰也不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你臉上云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多緊;你走路帶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過的淤青。”?
她尋找到成長路上的真諦:“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讓人覺得你毫不費力!”
她,就是我自己。在喧囂的世間退后一步,在滿天的星輝中,我走出我的世界看自己,用俯視的眼光尋找在成長路上的自己,看清楚了自己,才能走得更堅定。
點評:
本文通過對自己的尋找,找到一個珍惜友情的自己,找到一個敢于接受挑戰的自己,找到一個能夠獨立堅強奮斗的自己。畫面的捕捉很有現場感,仿佛可以感受靜靜的陽光灑在青春的路上,可以看到一顆擺脫喧囂的冷靜的心。心理刻畫非常有力量,滿滿的正能量充盈在字里行間。首尾星光閃爍,在點點星輝中,看到作者燃燒的小宇宙!
思路導航二:情景交融,追尋童年的依戀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中有對童年的珍惜與熱愛,才能在熟悉的風景中找到依戀的味道。尋找童年之路,就是借景抒情之途,通過對景物的美的尋找,會擁有更深入的情感體會,讓內心濃濃的對童年的懷戀之情得以宣泄。
例文:
尋找鄉村的依戀
? ? ? ? 清晨,天空還未蘇醒,黑色天幕掛著滿天調皮的繁星,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姥姥家。那是我的樂園,我心中隱隱約約浮現出童年光著腳丫飛奔在鄉間小路上的一幕,不禁勾起了嘴角。? ? ? ?
陽光下,我們來到了村口那條細長的小土路,兩旁是高高的莊稼地。遠遠望去,象一片綠色的海洋,近看,有青綠飽滿的黃豆莢,鼓鼓囊囊的玉米,笑彎腰的高粱,層層疊疊。風一吹,海面泛起陣陣漣漪,偶而有一頂頂草帽在“海洋”中時隱時現。綠色的海洋的邊緣挺立著一排排楊樹,挺拔的身軀,似乎在迎接遠方的客人,姥姥的村子到了!我找到小時熟悉的風景—— 白天和小伙伴們爬樹粘知了、夜里打著手電摸知了猴,蹦跳著陪姥姥去地里給澆地的姥爺送飯,夏天摘桃,秋天烤黃豆烤玉米……小時候的一幕幕仿佛浮現在眼前。? ? ?
? ? ? ? 村口路過那條記憶中的小河,我們停下來。我看見,不寬的河面上鋪滿了荷葉,盛夏初秋的朵朵荷花高高聳立,淡淡的花瓣,金黃的花蕊,高潔質樸,“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又找到了舊時的荷花香——夏天隨手摘幾只荷花插瓶,深秋鬧著姥姥吃糖醋藕片,記憶中滿是芬芳。誰能料到,小時候上房揭瓦的我,現在只是蹲在河邊靜靜觀望,想伸手撫摸那亭亭的花,卻怕污染了她。
“哎,河邊滑,別掉進河里!”一聲大喊,我嚇了一跳,扭頭一看,是一位皮膚黝黑的叔叔,操著濃重的鄉音,說話聞露出并不整齊的牙齒。
“喲,你是媛媛吧,幾年不見長得這么高了”他沖我喊,聲音很大,有些震耳。
“別在河邊玩,危險!”聽著殷殷的關懷,我心里暖暖的。? ? ? ?
? ? ? ? 走在路上,許多扛著鋤頭,帶著草帽的人看見我們都停下來打招呼,這個讓我們去家里坐坐,那個讓我們去家里吃柿子,面對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鄉親們的問候,我一一記在心里,此時,正值中午,村中升起了裊裊炊煙。
我走到姥姥家,一推門,迎接我的是姥姥的噓寒問暖,和噴香的飯菜。溫馨充滿了整個房間,留給我滿滿的感動。? ? ? ?
? ? ? ? 吃呀、喝呀,鬧呀,還沒玩夠,卻就要回去了。姥姥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到村口。上車前,我也依依不舍地望了又望我的姥姥,我的村子。天空蔚藍蔚藍的,楊樹高大高大的,別具風格的小樓一棟棟,人人臉上都掛滿了和藹的笑容——這一切將永遠定格在我記憶的深處。? ? ? ?
? ? ? ? 再見了,姥姥!再見了,鄉親們!再見了,我依戀的童年!——追尋童年的依戀,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情結吧?!我一定會常常回來的!
點評:
寫作就是寫生活。本文借回姥姥家的探親之旅,寫出了對童年的依戀,對現在村子美景的熱愛,對鄉親們的感動。簡單的景物在作者筆下變得細膩而生動,動景與靜景的結合呈現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從景物與人物的細致描繪看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深情。尋找,就是找到美,就是描繪美。
?
思路導航三:走進經典,探尋熟悉的美感
處處都有美,能不能發現就在于你是否有一雙智慧的眼。我們讀過的經典里,那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難道不是美的足跡嗎?我們也可以從讀過的書里尋找寫作的素材,用一個個閃光的靈魂,照亮我們尋找美的道路。
例文:
尋找美的足跡
生活中的美經常是隱藏在我們讀過的書中的某個角落,等你去發現,去挖掘。只要你帶著一顆善于感知的心,你就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書籍里漫步,尋找美的足跡——尋找那種你自己感受到的美感,吸收滋養你心靈的養料,享受屬于你自己的獨特解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閑適之美。當夕陽把天空染成一片橘紅時,你可以隨手采一束菊花,漫步于竹籬間;欣賞周邊的連綿丘陵時,你可以把功名利祿全部拋在腦后,此時的你,心中沒有一絲雜念,有的只是一份閑淡的心境。——尋找陶淵明的灑脫,那么美。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是報國之美。當木蘭聽聞胡人入侵,阿爺被征時,毅然舍棄了女兒裝,奔赴戰場。難道是她沒有兒女情長,或是不懂得幸福安康?都不是,是因為她把祖國放在了第一位。正因為如此,她也才能馳騁沙場,屢建戰功。——尋找花木蘭的勇氣,那么美。
笛福筆下的魯濱孫是美的。他普普通通,并沒有什么豐功偉績。但在荒島居住的28年里,他憑著自己的頑強與樂觀活了下來,并且還拯救了一個即將被吃掉的野人——星期五。我的腦海中總忘不掉小說中那些零碎的片斷:當魯濱孫需要器皿時,他就堅持不懈,一次次地挖來陶土做,壞了重做,直到做好為止;當他想造一艘船時,他就整日在島上尋找,直到找到了滿意的材料才罷休。——尋找魯濱孫那不屈不撓的精神,那么美。
莫泊桑筆下的羊脂球是美麗的。她沒有美麗的外貌,高貴的地位,然而就是這個在別人看來卑微的羊脂球,在她的車伴們餓得發昏的時候拿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美味食品;當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被攔住時,又是她站了出來……難道你會因為她的地位低下而鄙薄她嗎?不,在襤褸的衣服下面,是一顆自尊自強、美好善良的心。——尋找美的人性,追尋美的足跡,創造美的環境,那是我們畢生的事業。
從那簇簇秋天的淡雅黃菊里,走進陶淵明的文字境界,是美;從那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身上,探尋花木蘭的千古傳奇,是美;從那荒島余生的堅毅智慧中,感受魯濱孫的開拓進取,也是美;從那真摯淳樸的愛國之心中,看到羊脂球的人性光芒,更是美。
在書籍里,我與人物對話,與他們一起經歷,一起感受,再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就是這樣追尋到美的足跡的。
突然發現,我們都在融入這美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著美,創造著美的生活。無論你走到哪里——尋找美,從你踏出的這一刻開始!
點評:陶淵明的菊花,花木蘭的盔甲,魯濱孫的堅持,羊脂球的善良,一個個美的足跡,點亮我們的心靈之光。如同一幕幕生動的影片,帶來一個個觸動心靈的故事,在流光溢彩的人性美中,讓我們得到美的享受。尋找美,是我們一生的事業。在敘述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它們那種在人類世界永不磨滅的美感,是它們引領著我們的成長。文句優美,扇形結構富有節奏感,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