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25歲了。
三四年之前就喝了好多關于25歲的雞湯,25歲的女人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好吧,我沒有這樣也沒有那樣,但我確實是25歲了,只是還是個小女孩。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一年365天,52周,12個月,4個季度,2個學期,不知不覺初中畢業了,高中畢業了,大學畢業了,工作一年多了……也許某一天,不知不覺當中變老了,離開了。
在我短暫的25年的生命里某些東西似乎一直在循環,比如說:教室——餐廳——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寒假——上學/上班——暑假——上學/上班的節奏,但在這些循環里,有些東西也確實在發生變化,下班之后我強迫自己離開辦公室去健身房,買個kindle迫使自己放下手機,久而久之也許這些都會成為習慣,嗯,其實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至少不用為了生活的瑣事去奔波,至少我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還在自己身上。
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鼓勵大家去追求自己十七八歲時的夢想,仔細想想,我那時的夢想已經實現了,無非就是考大學,此時的我,再如何去追求,那四年也回不來了。現在想想無非是自己太貧瘠,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近兩天在看《南渡北歸》,民國時期的先生們是真的厲害,隨便一個都是名牌大學的海龜,張口就是流利的英語,精通四國語言者不在少數,學貫古今中外者比比皆是,可能有點兒夸張,但那個時期真的出了諸多位大師。在那樣貧瘠的社會里,在那個戰火紛飛瀕臨滅國的年代,能夠擁有一個鉆研學問的角落足矣。現在的我們,擁有的多了反而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此為分割線——————————
心理學上說,兒童到少年時期是人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人的生理心理逐漸成熟穩定,逐步成為一個主動的真正的人,而那之后,人的成長開始變得緩慢。我一直以為中國的大學教育是失敗的,因為高三那會兒是我們知識儲備量的巔峰,那時候我們掌握了大量理化生政史地甚至是音體美的知識,簡直就是通曉古今,博聞中外,在這之后,知識水平直線下降。大學專業課學四年,但除了少部分從事與專業相關的人之外,大學的知識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就好像我現在,高中的知識足矣讓我養活自己,大學的那四年給了我一張畢業證,讓我踏進了工作的門檻。
我突然發現,在經歷了青春期的飛速成長之后,現在的我似乎又進入另外一個高速發展期。我開始活得更加自我,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活著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我向另外一個我轉變,而這種轉變正是我樂見其成的。我不會再莫名的恐慌焦躁,不會因為周末睡懶覺而自責,也不會那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我按著自己的節奏跟隨自己的內心去生活,去捕捉我想要的東西。而這些所謂的成長,其實都是大學的后續影響。人總得有一個過渡期,來活得更明白一些,我是那個后知后覺的人,所以現在才領悟到。人總是一步一步的成長,逐漸擺脫幼稚的影子,其實這樣也挺好。
眼界對一個人有多大的影響,不跳出穩定的生活圈子,你永遠都體會不到。為什么要旅游?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大概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發揮多大的能量。為什么要健身?你不去健身房,永遠都不知道大部分健身的人身材本身就OK,現在早就不是一個“笨鳥先飛”的年代了。社會越發展,階級越固化,你再不努力,別說輸在起跑線上了,你有過起跑線嗎?你為什么會焦慮啊,無非就是那句爛大街的雞湯“能力匹配不上野心”,奈何,你還有一顆玻璃心。所以我說,你出去走走,跳出穩定的生活圈子,看看你還能不能跟上這個世界的節奏。
————————此為分割線————————
? ? ? ? 可能是天氣越來越熱的,心情變得特別煩躁。周末本不想回家的,回到家也沒什么事情可做,可待在學校里,貌似也很閑。還沒到六月,就開始期盼十月的到來,夏天有多熱冬天就有多冷,大濟寧到底有多坑人大概只有土著居民可以道盡,可是日子還是得過。
? ? ? ? 一邊逛街一邊等著郭啟慧,看著路上的行人突生絕望,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細想想,所謂的絕望,無非是對自己的不滿,這么多年兜兜轉轉貌似又回到了原點,沒有目標的時候,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心煩的時候抱著手機,平靜的時候抱著kindle,充滿希望的時候想著約著朋友一起吃飯看個電影,累的時候去健身房流汗當作放松……這種生活一遍一遍的循環,心情好的時候這叫平靜,心情不好的時候這就叫無聊。
? ? ? ? 一個人的時候逍遙自在,可是這種自在也僅限于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候覺得自己對生活苛求太多,但反觀一下二十多年的過往,還是對自己過于仁慈,總是用與世無爭的借口來掩飾不思進取,用歸于平靜來容忍自己的懶惰。
————————————————————————
? ? ? ? 有時候會覺得生活很殘忍,總是逼著你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承擔一些無力承擔的痛苦。小時候特別羨慕大人,覺得他們好自由,于是努力長大,殊不知在追求自由的路上逐漸失去了自由。欲望太多,所以會身不由己,一步步妥協,但若真的沒有了俗世的牽絆,每天這么用力的活著的意義又會在哪兒呢?
? ? ? ? 所有拼命努力過的人都值得尊敬,哪怕沒有成功,別人也不能過多苛責,因為努力過的人最不愿意面對不好的結果。你都沒試過,怎么有勇氣去指責別人?你的失望又源于哪里?
? ? ? ? 看《歡樂頌》的時候,恨不得打死邱瑩瑩,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拎不清的人,沒有男人真的活不下去嗎?可是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又有多少次犯過邱瑩瑩式的傻氣,只不過是沒有她那么蠢罷了。我們總是在背后笑話別人,卻忘了自己才是最該被笑話的那個。
? ? ? ? 有些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后,渾渾噩噩一輩子過去了,悄無聲息的離開;有些人一直在思考活著的意義,于是在痛苦中糾結,悄無聲息的離開;有些人很早就明白了生活的意義,奮斗的目標,這種人不會離開。我大概屬于第二種吧,所以,想不開的時候才會覺得活著很累,大多數時候是痛并快樂著,恍恍惚惚的往前走,一個人,一群人,一個人,兩個人,一個人……
————————————————————————
陸陸續續,身邊的朋友有人結婚生子,有人讀書升學,有人外出闖蕩。看見結婚生子的會覺得安安穩穩的生活很幸福,看見讀書升學的會羨慕他們單純簡單的日子,看見外出闖蕩的會佩服他們無畏的勇氣。不幸福的根源無非來自逐漸膨脹的欲望,來自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生活,用別人的生活丈量自己的腳步。如果沒有對比,每個人都會活得很開心,這種對比有外界強加的,也有自己追逐的,但更多還是因為自己吧??偠⒅鴦e人看,會不自覺的刨根究底自己的缺憾,會覺得累覺得不開心,主要也是因為想的多做得少。內心過于敏感,才會有這么多的體會,敏感的根源還是因為不夠強大。社會和生活給我們壓力,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手中,可以接受,也可以say no。
最向往的是假期,最害怕的也是假期,因為無事可做就會無聊,無聊就會嫌棄自己。我不討厭加班,也不討厭忙碌,這樣我可以輕而易舉的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越閑會越閑,越懶就越懶。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念舊,不是討厭新環境,而是不喜歡離開老朋友。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執拗,追逐不適合自己的,拋不下不屬于自己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善良,盡己所能幫助力所能及的,忽略自己聽從他人的。作為一個典型的愛幻想的雙魚座,從沒幻想過成為人群的中心,總是一點一點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在被需要的時候出現就可以了。如果有一天我結婚,希望沒有驚喜,沒有婚禮,水到渠成有張結婚證就OK,我追求的從來都只是簡單的小幸福。
這篇文章寫到現在斷斷續續快半年了,嗯,也許哪一天就發出去了。加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