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爸是個廚子。雖然我認為他僅僅是兼職而已。
? ? ? 記憶里爸爸總是在那些繁星夜晚回家,老式嘉陵摩托車喚起村里稱職的狗叫。我媽會聽著那日復一日的引擎聲打開門前的大燈,帶著我站在門口,直到車燈刺破黑暗,由遠及近,轟隆的車子停下來,進屋。爸爸喜歡喝一杯熱茶,一天的勞頓困乏都在毛尖里無影無蹤。媽媽去洗他那布滿油污的衣服,他會吹著《眾人劃槳開大船》或者《小白楊》口哨洗個熱水澡,我拿出爸爸的小挎包翻騰,里面總會有一小包糖,偶爾還有幾張零鈔。
? ? ? ?十里八鄉的紅白喜事,總是需要宴請賓客。而菜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重大事宜的圓滿與否。爸爸在這一代小有名氣,就是因為他掌的一手好勺。鄉里相親們到我家開菜單,備料選材,爸爸用圓珠筆和計算器給他們做出合適搭配組合,張弛有度,豐儉由人。末了事主總會奉上一包紅金龍,“謝謝焗長”,這個稱呼讓我一度認為我是個官二代。直到后來長大,爸爸告訴我,“焗長”是我們那對大廚的尊稱,我仍然為這個稱呼自豪不已。
? ? ? ?莊戶人家的飯菜,也不能馬虎。南方人家做宴席,講求一個妥帖精致。不以量大份足取勝,葷素有度,熱涼結合,煎炒烹炸燜烤燉煮,在十人圓桌上窮盡每一個廚師的絕學。樸素人家的十二道菜叫“月月紅”,十六道菜叫“四季福”,而奢闊一些的十八道菜叫“一路發”,二十二道菜叫“滿堂彩”。
? ? ? ?在荊楚菜系里,檢驗一個廚師水平的最好標準,是做魚糕。魚糕是荊州地區最具特色的菜品,在千湖之省湖北,荊州又是挾長江擁洪湖,干支水系遍布其間,荊州一直是淡水魚產量最大城市。于是可愛的荊州人民便開始了花式吃魚,逢年過節或宴請賓朋,必有魚糕上桌。有歷史記錄,魚糕從春秋戰國時開始成為楚宮廷頭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宮廷菜,據說乾隆嘗過荊州花糕后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而魚糕的制作流程,復雜到挑剔。
? ? ? ?取大條草魚數只,橫剖兩瓣,掐頭去尾,剝鱗退皮,剔骨除刺,將剩余魚肉切塊裁片,再用排刀法似剁餃子餡一樣將魚肉片剁成魚茸。與牛羊肉末不同,魚茸以揉搓而無顆粒感為佳,姜末榨水兌入魚茸除腥,輔以適量蛋黃,蔥白,淀粉,白胡椒加入,以順時針方向攪拌。少頃加入適量肥豬肉末以增油性,食鹽若干。攪拌至魚茸粘稠為止。蒸鍋屜層鋪墊干凈紗布,魚茸置于其上,刀工整形,方圓兩可,大火蒸鍋。半小時后開鍋,蛋黃液刷于其上,溫蒸三分鐘后,重復蛋黃液溫蒸,出鍋后,燉湯配菜蒸食皆可。一份好的魚糕切片,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魚糕晶瑩潔白,軟嫩鮮香,有韌性,對折不斷為上品。
? ? ? ?爸爸總能在取材、刀工、配料、火候方面把握的爐火純青,即使這樣,每出一屜鮮香的魚糕,他總是讓周邊的人品嘗建議。通常,如潮的好評,也對得起他額頭上淌下的汗珠。
? ? ? ?魚糕的吃法多種多樣,成品出爐的時候已經屬于熟食。燜煮米飯的時候加各層蒸熟,切片切丁裝盤,或是架起鍋仔的時候片條燉煮,湯料可根據口味自主選擇,不加任何調料的文火清湯,或是紅油重辣的大火沸騰。
? ? ? ? 這塊土地上的煙熏火燎無時不在上演,而美食本身比評價美食的標準客觀很多。這一點我從小就深信不疑,因為他在家從不做飯,每次對我媽做出的菜肴進行一番鹽多油少的評論之后,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狼吞虎咽。他繼續在千百個灶臺間進行著糯米肉丸荊楚魚糕梅菜扣肉瓦塊鯉魚粉蒸肉的工序,年歲的上升并不能澆滅他的熱情。在我第一次去丈母娘家時,他再次秀出魚糕神技。然后,我坐著飛機,將這魚糕從長江帶到了汾河。
? ? ? ? 我給他講述我在那兒每天吃著不重樣的面食。顏色,樣式,寬窄粗細各異的面食能勾起他的好奇,他兒媳也惦記著那架起來的鍋仔,粉蒸而成的肉。每想到這,又是焗長高興的一天。我還記得在家和他喝酒時的情景,平齊皆可,不拼不勸,一如他的溫純敦厚。大約他也知道,每一次碰杯,不僅是心動的時刻,也是肝顫的聲音。
? ? ? ?詩人海子那些未說完的酒后話,那些還沒來得及品嘗的酸甜苦辣,都在白紙黑字里記錄著。他這樣寫道:
? ?我寧愿用一杯酒
? ?重重的灑在地上
? ?這片被父輩用心種植的土地
? ?無法用一杯酒說盡
? ?一個季節,一種愿望
? ?星光點點的時候
? ?我無法用家鄉的語言描述黑夜
? ?它也許和放羊人的眼睛一樣黑
? ?和煙熏火燎的墻壁有關
? ?和一日三餐有關
? ?和飽經滄桑的生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