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煉
前天路上開車,打開收音機,
開車時很少聽廣播,所以也沒有特別鐘愛的節目和頻道。
不中不晚的時間點,沒有好聽的音樂,但為了路上不寂寞,隨便聽聽。
從節目內容來看,應該是一檔汽車節目,主持人與嘉賓說現在功能齊全的,起碼得在50萬以上的車上才有,可現在剛好有一種車,只需要30萬。
主持人和嘉賓兩人輪番夸著這車有多好,嘉賓是多么的喜歡,但我真的沒有從中聽出他們講的是哪輛車。
但這還不是最尷尬的,最尷尬的,我覺得來自主持人與嘉賓兩人之間的對話。
我聽完,腦海里就閃現出一個詞語:尬聊。
這段對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下面我全程高仿一下:
主持人(下面簡稱主):許先生,我們現在所介紹的這款車,你們家現在擁有嗎?
嘉賓許先生(下面簡稱許):有的有的,這款車當時剛在北京上市時,我就看中,并買了,當時,我老婆還說我了。
主:你老婆說你什么了?
許:我老婆覺得我被騙了。
主: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許:因為她不相信我花30萬不到,可以買回如此功能齊全的一輛車,她覺得太劃算了。
主:對,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今天在節目里給觀眾朋友們推薦這款車,因為他真的很劃算。許先生,平時都開這車上下班?
許:恩,是的,但我除了上下班,平時周末出去周邊游玩時,也開這輛車。
主:那許先生一般周末都去哪兒玩呢?
許:我一般周末都是去北京周邊玩
……“北京周邊玩”……出現第一次
主:恩,對,北京周邊確實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許先生平時出去玩的多嗎?不妨推薦周邊幾個好玩的地方。
許:恩,平時出去玩的還是挺多的,因為老婆孩子覺得周末出去玩,比較好,所以,我就會帶著孩子和老婆去北京周邊玩。
……“北京周邊玩”……出現第二次
主:許先生,是這樣啊,馬上就進入七月了,孩子們也放假了,我們這當節目收視率也很好,不妨許先生在這推薦周邊幾個好玩的地方吧?
許:恩,是的,馬上要進入七月了,孩子們也要放假了,所以,我們應該帶著孩子其余北京周邊玩玩。
……“北京周邊玩”……出現第三次
主:許先生,有推薦的嗎?
許:哦,對,有,你看,譬如北京周邊的,海邊啊,夏天了嗎,帶著孩子老婆,開著車去趟海邊,還是不錯的。
主:……海邊?北京周邊的海邊就得到北戴河/南戴河了。(我都能感覺到主持人聽到許先生說出“海邊”二字后的驚訝)
許:是啊,夏天北京周邊也沒什么玩的地方,最近雷雨天氣,山區盡量不要去,所以,還是多去海邊走走,而且這款車非常適合長度奔襲啊。
主:哦……是啊,最近雷雨天氣,許先生說的沒錯,山區要盡量別去,但是許先生,除去海邊,北京周邊還有沒有近一點的好玩的地方,畢竟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是有時間帶孩子去那么遠的海邊的。
許:也對,所以,各位車主可以開著車,帶著家人多去周邊走走,去發現更多好玩的地方……
(我相信主持人此刻心理肯定無數只草泥馬經過:你說平時北京周邊好玩,我讓你介紹,結果你說大海,那是在河北……我說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時間去大海邊,我讓你介紹周邊近一點的地方,你說也對,結果你讓車主自己開車去發現……)
好戲還沒結束……
主:許先生,你剛才說這款車特別適合長途,能說說為什么嗎?
許:哦,對,剛才是這么說的,為什么這么說呢,是因為這款車還有一個新的功能:就是空調座椅,什么叫座椅空調呢?,就是座椅的坐墊和靠背有出風口。
主:對,這是一款新的功能,目前并沒有幾款車有,一般都出現在例如寶馬7系,奔馳S系上才有,但是我們今天說得這款車卻有。那,許先生,我想問一下,這個座椅空調,你覺得好嗎?
許:這個座椅空調很好啊,坐上去會很舒服,它只有駕駛員和副駕座椅才有,后排是沒有的。
主:那是怎么個舒服法呢?
(聽到這兒,我總有一種感覺:主持人想扳回一城,在給嘉賓下套,等著嘉賓往里跳呢)
許:你看啊,平時我們的車,特別是這種夏天,即使你操作臺那有出風口,但是你開車的話,你的褲子、衣服與座椅緊貼的地方,還是因為出汗濕了,這就是因為之前我們的座椅沒有空調出風口,但是現在這款車不一樣了,有了座椅空調后,你的衣服和褲子就不會被汗出濕了,很干爽啊。
主:恩,是的,原來啊,我們一下車,褲子和衣服后背都濕的,很難看,讓我們也很尷尬,但是現在不會了,那許先生,你有沒有觀察過這兒座椅空調,是向外出風呢,還是向內呢
許:恩,這個我是有觀察的,我還特地用手去感受過,會很明顯感受到一股風從座椅里往外吹,你想啊,正是因為有這么一股風往外吹,開車的人的衣服和褲子才不會濕。
主:嗯是的,看來許先生觀察的很仔細啊,平時都用手感受過。
許:恩,是的,我一般對這種新的功能比較感興趣,平常就會多研究。
主:看來許先生平時很關注這些細節啊,但是,許先生,這個座椅空調其實是向座椅內吸的,不是向外吹的。
……尷尬了不是,尷尬了不是……
許:啊,是嗎?
主:是的,這款空調是通過座椅上的孔向座椅內吸風,將汗氣,濕氣吸走,你想啊,若是向外吹風,你的腰間一直有一股冷風吹著,豈不是對腰會有很大的影響和損壞,那這款空調還有多少人喜歡和接受呢?
許:啊……哦,是的,這個空調座椅確實是向內吸風的,我當時用手在那感受過,確實是吸風……
(我估計主持人在旁邊都憋不住想笑了,心想:看你怎么圓)
主:對,是向內吸風的。
許:恩是的,所以,我老婆現在都和我搶著開車,因為有這個功能。
主:恩,這個功能是很舒服,但副駕也有,其實也不用搶著開車……
(……許先生,許先生……你快接話呀……)
哈哈,是不是很尷尬?
同樣的頻道,不同節目,另一個節目也是主持人和嘉賓,但這個節目聊的是關于出境游,這一期聊的是島游。
節目是通過觀眾來信詢問想去一個地方旅游,應該怎么去,大多數問的都是有沒有直飛,中轉的話從哪兒中轉比較好,以及是否可以帶孩子去。
但這個嘉賓開口就不一樣,一聽就知道是個旅游達人,無論是什么問題,都能回答的面面俱到。
他會告訴你普吉島、巴厘島的區別,在普吉島和巴厘島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好吃的,以及若是你想一個人出去走走,享受海邊時光,那就去巴厘島。
因為巴厘島真的很美。
他會告訴你有哪些國家是落地簽,以及哪些國家的落地簽政策,目前是免費的,但是馬上就會結束,會收費,會提醒觀眾若想去那些國家,盡早前往。
他會告訴你,去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島國,如果是正常旅游,大概的預算是多少;他會告訴你,幾歲的孩子適合去哪些地方旅游,并且告訴你為什么?有的是因為要爬山,有的是因為那兒比較熱,不太適合小孩子。
所有的所有,只要你敢問,他總能給你找出答案,并贈送你一些注意點和友情提示。
沒錯,這是兩個不一樣的例子,可以說是兩個極端,而在聽完這兩個節目后,我腦海里立馬想出的句子就是文章的標題:
既然是出來賣的,那就請賣的專業點兒。
專業,是最基本的常識和素養。
你上電臺,拿了報酬,那就是買賣,但你是怎么好意思,收了人家的錢,卻賣出了如此差質量的內容?
問你北京周邊玩的,你不知道,我可以原諒,畢竟這檔節目不是旅游節目,你的表現,我可以接受。
但我實在接受不了,你對座椅空調這部分的介紹,這是個汽車節目,你是被請來的嘉賓,又是你自己主動將話題轉到這個空調座椅上,你也說你研究過,結果卻在最簡單出風的方向上,你卻搞錯了,你說這算哪門子事兒?
你如此信口雌黃,對得起請你來的人嗎?你如此輸出低質量的內容,對得起一邊開車一邊收聽該節目的觀眾嗎?
我花了時間,卻糟蹋了我的耳朵。
好像突然一瞬間,生活各處都開始流行起“工匠精神”,“匠人精神”之類的話題,大到高檔寫字樓,世界排的上名的公司,小到地鐵里,弄堂里的小門店,都會貼著關于“工匠”之類的宣傳報,仿佛一下子,每個人的專業度都提高了一樣,因為張嘴閉嘴,聊的都是“我們要有工匠的精神來面對每天的工作”。
口號喊完了,宣傳海報/PPT做完了,也掛上了,然后呢?
我們看到什么了嗎?沒有,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改變,唯一的改變應該就是辦公周邊的墻上,不再空白了。
這就好比近倆年流行起來的閱讀風一樣,當周邊都刮起了閱讀風,朋友圈、微博、嘴里,發出的信息都是“我要讀書了”,“我準備讀書了”,“我要靜下心來好好整理自己了”。
然后呢?我看到了什么呢?除了家里多了好幾本書以外,其他方面有多嗎?
雖然我們嘴里喊的我們要有工匠精神,可轉過身,我們卻依舊我行我素,依舊外甥打燈籠。
我們可以拿出來的,可以搬的上臺面的,依舊是如此的丑陋不堪,依舊對不起你喊過的那些激情口號。
就好比文中提到的許先生,他肯定也接觸過這些工匠精神,但當他以嘉賓的身份投入到這檔節目中時,卻賣出了如此低質量的產品。
曾經有一節目,請的一位老者,他說過一句話:現如今,我們已很難再看見那些質量很高,用的很久的物品,現在的物品外表還行,花里胡哨,可經不住時間考驗,用了一段時間后就會被淘汰,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更新淘汰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我們有多久沒有重視過程,而只重視結果了?我們有多久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一件物品上,用心去打磨它了?
是不是很久了?久到我們都忘了還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件事兒了。
這篇文章是聽完兩個節目后的感想,因此,我特想對那個許先生說:若是沒這能耐,那咱們就在家好好補補,不要著急出來賣,賣相真的很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