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念念
01.
只是這樣一個標題,都已經氣的渾身顫抖了。
但這是當事人老公親口所說。
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她老公主要是怕人財兩空,妻子走了以后,家里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還有一個剛上初中的兒子和一個在讀小學的女兒。
如果現在去借錢治療,治好了什么都不用說了,萬一治不好呢,只會加重以后的家庭負擔。
妻子的病已經晚期了,但并不是完全沒有治療的必要,已經到了只能等死的地步。但他選擇放棄,他選擇等妻子死,不愿去借錢。
但是理解歸理解,理解不代表可以接受。
站在一個女生的立場上,我死都不會接受。
02.
自己最親最愛的人,自己委身下嫁想要托付終生的人,竟然為了所謂的現實,一心等著自己去死。
這種事,是人能做出來的嗎?
我當然也知道為孩子考慮啊,當我知道自己沒救的時候,我可以自己提出來,說:“老公,我的病已經沒救了,我們不治了,不要浪費錢了,攢著給孩子讀書吧。”
但這個要我自己說出來啊,我說出來跟你說出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好嗎?
不要說什么矯情,結果都一樣,這個不僅是態度問題,更是原則問題。
既然你一早就沒有救我的意思,那我橫豎都是一個死,即使有治療的希望又有什么用?畢竟你不愿意去借錢。
這樣的男人,我嫁給你又有什么意義?
03.
來看一下他們的聊天記錄,感受一下痛徹心扉的暴擊。
兩個“嗯嗯”包含了多少絕望。
“老公,我在醫院排隊,…等下你煮飯吧?!睆倪@句話中可以感受到一個人本能的求生欲。
一個癌癥晚期的患者,堅持自己去排隊,是多么無助。即便如此,她仍然關心著家里的一日三餐。
后面她全部回答嗯,我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哪怕沒有哭出聲,心里也已經碎成渣了吧。
如果現實真的無法挽救我們的親人,至少我們不應該讓她感受到絕望,家人的關懷是她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要讓她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沉入深淵好嗎。
04.
他們家條件并不是很好。
父母年紀也大了,兩邊父母都需要贍養,身體也不好,男人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這都可以理解。
但這并不是成為讓她去死的理由啊,她不是家里的一份子嗎?“我們不治了,不然還要去借錢。”這是人說出的話嗎?
這句話跟讓她早點去死有什么區別?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瀕臨懸崖的絕望。
曾經說好要走一輩子的人,說好永遠都不離不棄的人,最后卻選擇不作為,讓她安心等死。
還是那句話:
我們女孩子,在一開始決定嫁人的時候,就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不要等到生孩子或者病危了,才知道自己嫁的根本不是人。
真到那時候,什么都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