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1】章臺楊柳
【釋義】比喻窈窕美麗的女子。
【出處】唐·韓翃“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成語2】五侯蠟燭
【釋義】舊俗寒食節(jié)禁火,而宮中傳燭分火于五侯之家,貴寵可見。后用以形容豪門權(quán)勢的顯赫景象。
【出處】唐·韓翃《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來長安已半年有余,在等待科考的日子里,他的心中既期待又有些迷茫。繁華的都城,讓他眼界大開,也讓他品味到那種身在異鄉(xiāng)的孤獨(dú)。
那日,他在客舍中正獨(dú)自沉思,突見一陌生男子來訪,對方問他是不是名叫韓翃,是不是寫過一首“仙游觀”的詩。韓翃不知來者何意,只是機(jī)械地點(diǎn)了下頭。
“哎呀,真的是韓公子你呀,太好了!”來人喜上眉梢,連忙拉住韓翃的手道,“李宏你知道嗎?我是他朋友,他讀了你的詩后,非常欣賞你的才華,就想和你結(jié)交,聽說你已在京城,他便委托我打聽你的消息,沒想到,這么快就找到你了。”
韓翃沒見過李宏,但其大名卻是不止一次聽說過的。有錢有才有情義,這便是韓翃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對于李宏的評價。
既然李宏主動求交往,豈有拒絕之理。
韓翃就這樣被領(lǐng)到了李宏面前。
兩人一見面,李宏就贊嘆道:“韓先生詩寫得好,沒想到人也長得是玉樹臨風(fēng)啊,幸會幸會!”
然后李宏就當(dāng)場吟誦了韓翃的那首仙游觀游賞的詩:
仙臺下見五城樓,風(fēng)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xì)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韓翃初入豪門大院,心中不禁為眼前的景象暗暗驚嘆。因?yàn)榉稚瘢詈旯ЬS他的話,他也沒全聽到。
到客廳落座,韓翃發(fā)現(xiàn)李宏也是一表人才。通過交談,又知對方也是剛過弱冠之年,和自己是同齡人。
中午,李宏在家設(shè)宴招待韓翃。席間,韓翃品嘗到了之前見也沒見過的美酒佳肴,更令他精神為之一振的是:李宏家中還有一美艷歌姬。
歌姬名叫柳搖金,當(dāng)聽到李宏喚她,她即從屏風(fēng)后面走出,剛一露面,韓翃便被驚住了。
面容嬌好,豐姿卓約,真的如風(fēng)拂楊柳。李宏說:“讓她給咱們唱個曲兒,助個興。”當(dāng)柳搖金坐下,輕啟朱唇對韓翃淡然一笑,韓翃瞬間覺得自己的大腦一下子空了。
人美,歌聲也美。一曲唱罷,柳搖金便過來斟酒。她走到韓翃身邊,韓翃嗅到了如蘭的香氣,讓人迷醉。
柳的性格很好,總是笑著,也會順著李宏的意思說些戲諧之語,很得體,很明朗。
韓翃和柳搖金每次目光觸碰的時候,他的心都會蕩一下,他也感到她的眼波也似乎滿是柔情。
當(dāng)李宏邀請韓翃搬到李府來住時,韓翃自然是求之不得,第二日便搬了過來。
從此,韓翃與李宏整日詩酒唱和,共游同樂。
韓翃與柳搖金也有了更多的接觸機(jī)會,他為她的美色和歌藝而傾倒,她為他的才華和人品而折服。
這一切,都被李宏看在眼里。李宏是個慷慨的人,既然朋友和歌姬彼此鐘情,那就成全他們好了。
李宏當(dāng)著兩人的面表明了態(tài)度:你們在一起,我全力支持。
韓翃和柳搖金自是欣喜又感激。
在李宏的資助下,兩個有情人結(jié)成了眷屬。
婚后的千般恩愛自是不必細(xì)說。情場得意的韓翃又要走進(jìn)考場了。
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年),韓翃在考場同樣得意——榜上有名,進(jìn)士及第。
雙喜臨門,夫妻二人感覺好得不能再好了。
又過了一些時日,韓翃覺得來京已久,眼下成了家,也登了科,也該回老家看一看了。
于是,他就讓柳搖金暫留長安,和李宏告別后,便踏上了返回老家的路。
當(dāng)韓翃到老家沒多久,安史之亂就爆發(fā)了,兩京先后淪陷。
長安是一時回不去了,想到留守京城的新婚妻子,韓翃著急上火卻無計可施。他曾試圖回京,但總是被阻。無奈,他只好先在淄州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做掌書記,等到局勢安定下來,再設(shè)法與愛妻團(tuán)聚。
而在京中的柳搖金眼見賊兵攻入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之作,她又急又怕,為免落入賊兵之手,她一狠心剪掉頭發(fā),又故意弄污面容,然后偷跑到法靈寺,當(dāng)起了尼姑。
她在寺中安靜地等待,只盼心上人有朝一日能再到身邊相伴。
一年后,兩京終被收復(fù)。韓翃聞信,忙派人帶著一袋黃金和他特意寫的一首詩來京尋找柳搖金。
使者輾轉(zhuǎn)多日,才在法靈寺見到柳搖金。柳搖金從信封中抽出了那張詩箴,只見上面寫著: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
讀罷,柳搖金立刻淚濕眼眶,詩中有郎君對她的關(guān)懷,也透著幾分不信任。但她是清白的,她渴盼郎君早日歸來。想到這里,她立即寫下一首《楊柳枝》:
楊柳枝 ,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fēng)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我在想著你啊,郎君,再不來,我就老給你看!
她讓使者將回詩帶給韓翃,使者走后,她的思念愈發(fā)濃烈。
誰又能想到這個節(jié)骨眼上會節(jié)外生枝呢?誰能想到賊兵被趕走,那些幫助唐軍打仗的回紇將士又會居功自傲、胡作非為呢?
那天,柳搖金剛一走出寺院,就被那個名叫沙吒利的蕃將看上了。沙吒利不容分說將她抓了回去,占為己有,專房寵之。
柳搖金傷心欲絕,在嚴(yán)密看護(hù)下,求死不得,逃跑無門。
終于,侯希逸要來京城覲見肅宗了,韓翃趁機(jī)也跟了過來。
剛到京城的韓翃就聽到了柳搖金被蕃將霸占的消息,在惱恨之余,他決定把柳搖金奪回來,畢竟,他是深愛著她的。
他把情況告訴了侯希逸,侯希逸又找到肅宗那兒。肅宗就下詔,讓沙吒利將聊搖金歸還給韓翃,然后又派人給沙吒利送些財物,算作安撫。
一對有情人終于破鏡重圓。在一起的日子,恩愛如初。
情有所歸,但仕途卻一直不順。侯希逸回去后,韓翃沒再跟隨,他想留在長安,再謀他位。
一等,就是十年。十年之間,宮中宦官專權(quán)愈演愈烈,韓翃為此很是憂慮。唐德宗剛上位的那個寒食節(jié),韓翃見權(quán)貴享有特權(quán),可以破例在夜晚點(diǎn)蠟燭,于是就寫了一首名為《寒食》的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德宗痛恨宦官專權(quán),所以他一讀到這首《寒食》詩,就特別喜歡,因而韓翃也得到了他的賞識。
韓翃就有了駕部郎中的官位,自此,步步高升,直至當(dāng)上德宗的機(jī)要秘書——中書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