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蘇
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題記
他用自己未知的生命去換一個已死之人的三個月,只為了盡一個男兒的本分,保家衛國。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當年天生的戰神,叱咤風云的林殊不在了。削皮挫骨之后,武功不在,容貌不復的梅長蘇拿起了從前不喜的權謀,無官無職卻翻手云覆手雨。當他拖著虛弱的身體、蒼白的病容出現于金陵帝都,一切握于掌中……
于我而言,書中的世界都是存在的(當然,前提是它要符合邏輯)。十七年的林殊,十三年的梅長蘇,凄凄韶華光!
若能見他一面,遠望一眼即可。見他貂裘暖爐,眉眼平淡,溫和地笑著,足矣!
扳倒太子,揭發譽王,平定叛亂,北戰沙場。兩年間,梅長蘇十三年的隱忍終于有了回報——十三年前的祁王謀逆案終于昭雪,祁王、林夑百口之家、赤焰軍七萬冤魂終于瞑目。可那個天縱英才的林殊、那個賢德有為的祁王卻再也回不來了。虎毒尚不食子,可梁帝卻因祁王聲名過盛而妒忌自己的長子,害死自己曾經的知交。
一步一步的算計,一點一點的消耗。當為了平冤而必須傷害自己朋友的時候,梅長蘇心中的堅定和痛苦無人可懂。面對昔日的好友卻不能承認,面對亡故的父親卻無法祭拜。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亡魂鳴冤,用生命將罪惡揭露。
算計人心又如何?他化名蘇哲輾轉于太子譽王之間,操控著波譎云詭的朝堂。“麒麟之才”的說法又豈是浮名?陽謀陰謀手段心計,終于將靖王扶至至尊之位,可他卻無法接受封賞。曾經探討天下大事的密道早已封存,不留一絲痕跡。或許多年之后在后世史書上能找到的只有“江左盟盟主梅長蘇曾化名蘇哲擔任客卿”而已。
當大渝十萬大軍壓境,北燕五萬鐵騎來襲,東南沿海水師擾動,夜郎叛亂。一切似乎是預謀好的。本已在走下坡路的大梁危機四伏,于是本打算調養生息的梅長蘇放棄了自己最后一次機會。三個月,平定大渝,可他也命喪黃泉,傳回的只有陣亡名單上最后的那三個字……
我不知道“梅長蘇”這三個字是如何而來,以我之見,或許是梅嶺之戰后重新復蘇吧?長蘇,長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