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韋莊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離別和相思大概是愛情里最纏綿反側的部分。這首詞淺白如話,卻雕琢為工,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這一細節表現得多么生動。正是“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怕也是“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我一向很佩服更多的是羨慕那些熬過異地戀走向神圣殿堂的男孩女孩們,那可是熬過了多少個漫漫長夜,熬過了多少次心痛猶豫糾結啊,我沒有那個運氣,沒熬來這樣的愛情,愿你足夠幸運。我想我們為著相思而苦,但事后回想,卻也只剩下甜。
采蓮子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游。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這首詩和李清照的詞有異曲同工之處,李清照言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真真是寫出了少女的心事。常說初戀是最美好的事,估計就源自于彼此這一番羞澀的情愫吧,沒有任何功利心,簡單到只是我喜歡你,簡單到不需要你也同等的喜歡我。正如這個拋蓮子的少女一樣,女孩子在戀愛方面最喜歡試探,恰似劉禹錫耳熟能詳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我們確實熱烈而不吝嗇的表達愛,但在得到安全信息以前,我們會猜疑,正所謂懷春懷春,心里懷揣著才叫“懷”。在猜疑與表達之間,我們顯得自相矛盾,在拋了蓮子后,羞了半日,這大概是少女極度可愛的地方吧。
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生離還有盼頭,死別在無希冀。元稹本人因寫《鶯鶯傳》,被安上張生這個代名詞,因此歷史上對他頗有微詞,且元稹與才女薛濤的故事也是千古佳話,這些使得這首悼亡詞底氣不足。但我實在不想以此來詬病元稹,我們必須承認時間確實可以撫平很多傷口,元稹在妻子去世這此情此景中,定如詩詞般痛苦難耐,其情也卻似“巫山”、“滄海”般至尚至美,其思必若蘇軾一般“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每個人療養傷口的時間估計都不一樣吧,每個人對痛苦的感知度估計也有差異。況且愛情是個奇妙的東西,你很難說出什么樣的才是愛情,你只能給出無數個事例或細節。它來得不經意,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平心而論,很少有人從生到死,只傾心過一個人,可能你會說那些都不是愛情,只有對的人才是,至少當初你是把它當成愛情去付出去體會的。我想我們不應該以人評詞,更不應該以詞推人。
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背叛在感情世界里,從古至今就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問題,世間人有千千萬,能一次性遇到對的人,這種概率實在太低了。我很敬佩這樣的女子,走得灑脫,走得決絕。現實是女孩子總是容易心軟,總是留有不甘,總是試圖挽留,最終換不回無情人,也丟掉了自尊心。然而,我們依然是獲勝的一方,我們比誰都懂得愛,我們體味到的滋味最多最濃,我們從失敗中學到的也最多。我始終相信不保留的付出總是對的,愛就認真愛,走也不回頭,是柔弱的女子,也是堅強瀟灑的劍客,多情的女子啊,我祝福你,能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