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于許多優秀電影電視劇常常遭遇高口碑低收視或低票房的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所以許多人開始紛紛拋出這樣的論調:這屆觀眾不行!事實似乎也在不斷地佐證這這個論調,可是到頭來通過《白鹿原》的收視曲線我們終究發現:這屆觀眾“還行”,就是有點慢熱而已!
1.低燒不退的《白鹿原》收視率魔咒0.6。
眾所周知,在首集平均0.6的收視慘狀之下,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電視劇《白鹿原》不惜經歷停播風波,誰知天不遂人愿,復播之后并未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平均收視率又是0.6,更讓主創以及播出平臺江蘇衛視和安徽衛視痛苦的是,這個0.6的魔咒就像低燒一樣延續至電視劇40多集,豆瓣高達9.0的評分,再加上0.6的收視率,這樣的結果無論如何都不得不讓人再次想起那個神一般的論調:這屆觀眾不行!
就連《白鹿原》的導演劉進也無奈的表示:“如果老百姓都不喜歡看的話,那我也沒辦法”。顯而易見,劉導的意思就是:如果這屆觀眾都不行的話,我也無力回天啊!要知道,劉進導演的作品《懸崖》,《一仆二主》,《抹布女的春天》可都是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優秀作品啊!“我希望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大家能看到一個嚴肅的作品,一個尊重歷史的作品,讓大家知道過去幾十年是怎樣的,歷史是怎樣變遷的”。難道這樣一部好作品注定要在0.6的收視率低燒魔咒中黯然離場嗎?
2.金子總算發光了,《白鹿原》收視率破1了!
2017年6月3日,這對于所有喜愛和關注電視劇《白鹿原》的觀眾來說,是一個好日子,因為:《白鹿原》的收視率終于破1了!
我之前說過,不以收視率論成敗。可是,低迷的收視率卻會扼殺更多愿意踏踏實實用心創作精品電視劇作品的信心與耐心!所以,我們更愿意看到高口碑作品獲得高收視率,這樣,“不讓好人寒心,就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做好人了”。
因此,0.6的低燒收視率魔咒被破,意味著金子在時間的洗滌之下總會發光的,意味著這部史詩大劇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喜愛,這是這部良心大劇應得的榮耀與褒獎!
3.這屆觀眾還行,就是有點慢熱!
其實平心而論,這屆觀眾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確實有時候讓人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
就像電視劇《白鹿原》里朱先生引用曾國藩的這句話:
“凡物之驟, 為之而追成焉者 ,其器小也;物之一覽而易盡者, 其中無有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馬上能夠制作并且能夠做成的容器它的容量一定很小;看上一眼就能一覽無余的物品一定是沒有內涵。
引申到這屆觀眾身上來說就是:如果我們一眼就能看穿摸清觀眾的眼光、口味和喜好,那么這些觀眾的眼界就會很窄小,而且一點內涵也沒有。
就這點來說,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擁有這樣一屆觀眾:還行,就是有點慢熱而已!慢,咱不怕,只要能熱起來就好!
從之前火爆熒屏的《人民的名義》,到最近完成票房逆襲奇跡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再到現在收視率破1的《白鹿原》,不都證明了這個道理嗎?
提前預祝電視劇《白鹿原》收視率破2!
會的,我相信這屆觀眾,這屆慢熱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