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哇哈哈哈!我做了一件到80歲時想起來都會嘴角上揚的事。日更100篇!日更100篇!日更100篇!2017年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居然都在做這件有意義的事,對于一個愛半途而廢的人來說,不僅意味著改變,更意味著“原來我也可以!”
R
太有成就感了!我從第1篇到第99篇再看了一遍,最大的感受是我越來越愛自己了!悲傷時我會寬慰自己,氣餒時我會鼓勵自己,快樂時我會滋養(yǎng)自己,有進步時我會為自己喝彩!
太有幸福感了!我從仙仙的第1篇看到了第98或100篇,最大的感受是有你們真好!共同陪伴的三個多月,我知道如果沒有互相鼓勵、相互關注和“變態(tài)”的懲罰,我們一路不會如此精彩,我為大家喝彩!
太多的感激了!老師陪伴我們的3個多月,近800篇文章的嚴格指導點評和不斷鼓勵鞭策,如果沒有您的點撥我不會有這么多的收獲,感謝有您!
I
這100篇ORID為我?guī)砹耸裁矗俊砷L
羅胖說:“成長的本質是變復雜,成長的過程是你主觀世界到客觀世界的那條溝,掉進去了是挫折,爬出來了是成長!”
這100天是我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興奮、痛苦、焦慮、急躁、嗨森、緬懷各種情緒。放棄、堅持、敷衍、認真、妥協(xié)、死磕、逃避各種行為,我第一次這么真實和連續(xù)的記錄下了我的成長過程。
自我了解。每天的R是對自己情緒覺察的契機,我在這種情緒的背后慢慢尋找真實的自己,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我的需要是什么?這些情緒讓我什么樣的行為反應?哪些行為應該調整,哪些想法應該摒棄,我應該怎么做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我為什么很難堅持、我的能力有什么、我將要做什么,在寫作的過程中我漸漸得到了答案。
思維轉化。成長就是認知不斷的在打破,整合,重建的過程。如果說100篇ORID,在寫第一篇時我看待事物的想法是這樣的,再寫100篇時我再看待這件事的觀點發(fā)生了改變,那就是成長。這種轉化在寫作的過程中太多了,有對學習方法的,有對事件認知的,有對人物改觀的。思維里的禁錮慢慢松掉,越來越開放。
關注行動。借由100篇的寫作我承載了許多行動上的突破。每一篇的D都是我的痛,因為以前的我從未思考過這件事的下一步,發(fā)生就發(fā)生了,有時甚至連思考都沒有。而現(xiàn)在的我每天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逼著自己去找行動,而我發(fā)現(xiàn)一旦我關注行動后,所有的情緒和問題都會從另一個角度得到更好的解決。
D
寫作初衷:這里回到為什么寫ORID,我的初衷是什么?是挑戰(zhàn)自己?是獲得價值感?作為一個“功利”學習者,我寫ORID是為了個人成長。個人成長是為了在育兒的道路上不要錯得太遠,成為媽媽以后我總隱隱感到自己在做錯,我害怕耽誤孩子,我希望給她們更好的教育,于是我去學育兒,而真正接觸兒童教育后,才發(fā)現(xiàn)需要改變的是自己!在寫給孩子的寄語時我們常說“孩子,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而幸福是什么?如果我自己都未曾體會,孩子如何做到?所以我努力成長,成為一個能活得幸福的人。(我的第一篇周總結)
再次回看我的寫作初衷,我真切的感受到這100天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我想沒有什么比繼續(xù)寫作更好的行動了,也許不會再日更,但會一直寫,已無需刻意堅持,因為已成自我探索的一種習慣。
以終為始,從故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