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副標題:如果我都可以,你也沒什么不行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叫于瑪麗,是個需求分析師(業界通常稱之為BA),當然,這和跑步沒有直接關系。除了工作,我還是兩個小孩兒的媽媽,大的一年級,小的幼兒園中班。以上這些,都影響著我做的運動的種類和時間安排,而對于大多數的職場人士,我相信,限制條件都是類似的。
有幾個人是真的愛運動?
前幾天,去哥哥學校參加活動,看到一群初中的小姑娘小伙子正在上體育課,體育課的經典項目:跑圈。這些小朋友一邊跑,一邊看向老師的方向,老師一不注意,就蹭著內圈,或者直接穿過操場跑過來了。這場面太熟悉了,這不和我當時一模一樣么?直到現在,我有時候邊跑邊想,現在正在跑步的,是我么?這個動不動就在早上五點或者中午十二點出門跑上十公里的貌似少女的中年婦女(這句話純屬不要臉的吹噓。不加上注釋,我不好意思發),不是當初體育課跑八百米就要死要活的胖胖的小姑娘了。是誰進駐了我的靈魂?
我其實懷疑:有誰,真的是因為熱愛運動而運動的?我并不愛跑步,最初的時候,甚至說跑步是the last choice,for me。
需要選擇一項運動是在2014年,我剛剛從全職媽媽轉戰職場,工作談不上壓力大,只是累。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每天對著電腦,而且剛剛進入新項目,比較專注,不敢晃來晃去,導致腰酸背痛脖子疼,尤其是脖子,嚴重的時候,導致偏頭痛,惡心想吐。于先生說,可能是活動太少了,要運動。我想來想去,覺得只有游泳適合,可以泡著,又不用弄得一身臭汗。別說,游泳的那段時間,身體的不適確實緩解了不少。只是游泳的地方離家太遠,不太方便。等到于小馬9月從老家回來入學幼兒園,小朋友需要照顧,水也有點涼了,就沒再游。只是從那之后,工作導致的身體的不適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這個理念算是在我心里扎了根。所以過了一段時間,脖子疼又開始嚴重時,我又瞄準了樓下的健身房,下班不去吃飯就去跑步(這時候跑步時迫不得已,只有跑步機會用)跑個四十多分鐘回家,也不耽誤帶小朋友玩和睡覺。這段時間,于先生也開始跑步,他跑的比我距離長,堅持的也好。我是純屬緩解不適,他也許當時就跑出一些成就感,慢慢他參加了些半馬和全馬的活動。而我,依然守在健身房,邊聽音樂或者邊看片邊跑。路跑?也太無聊了些。我就這么有一搭無一搭的跑著,身體難受了就堅持的好些,沒那么難受,就又偷懶不去。
健身房也去不成了是在于小馬小學入學后,剛上一年紀的小朋友,作業要手把手的帶;另一個小朋友,馬小于也不能被忽略。我和于先生下班都比較晚,回去還要做飯吃飯。然后每個人帶一個,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就到了小朋友該睡覺的時間了,而太晚運動又會導致我失眠。不運動了一段時間,身體的各種不適又回來了,精神不好,睡眠不好。想來想去,主要限制條件就是時間,只有早上可以:早上5點到6點,回來還需要給于小馬做早飯,不能耽誤他上學,我上班;時間這么早,健身房肯定也不開門。只能路跑了。從3KM到5KM到10KM,也嘗試過22KM。開始在晨跑中找到一些難得的獨處樂趣,我覺得就是這一點獨處、完全屬于自我的感覺,促使我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堅持晨跑。2017年年初又想新年計劃的時候,看到有人說要跑夠1000km,估算了一下,覺得這個目標我也可以完成,于是直接拉入自己的新年計劃,目前每個月都按計劃完成,算是堅持的不錯。
前前后后跑了有兩三年,到現在這樣算是順其自然,沒有什么特別的。如果現在問我,是不是愛跑步,其實也不是。愛的是:跑步時的心情,獨處的時間與空間,發覺和感受內在的自我,還有一種敢于做任何想象的勇敢。
跑步的低配
不僅僅是跑步,任何運動還是要做一些基本的配置的,比如,打羽毛球至少要有羽毛球拍和球。跑步也是,一身透氣的運動衣,還有一雙舒適的鞋,這是最少的配置了。衣服直接迪卡儂買就行,鞋子不要太緊,底要厚一點,不要太硬。我開始的兩年,鞋子就是穿的一雙普通的阿迪達斯的運動鞋,稍微有點大,沒想到用來跑步剛剛好。當然開始我也沒有跑馬的癮,跑10公里都比較少,通常都是5公里左右。做了2017年新年計劃,且在時間已經不是很充裕還完成了一月的定額后,才買了第一雙專業的索康尼跑鞋。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裝備要有,合適就行,不需要特別講究。
手機總會帶著的,各種記錄跑步信息的app,隨便找一個裝上,隨時知道自己跑了多久多遠。覺得干跑無聊可以帶個耳機,聽音樂,聽直播,什么都行。
姿勢和呼吸
我對姿勢沒有太大研究,開始跑步關注了很多公眾號,對于跑步姿勢的說明差不多:重心放低,上身前傾,膝蓋微曲,手臂小幅擺動,差異點在于,有的說后腳跟先著地,有的說前腳掌先著地,說前腳掌先著地的比較多,理由是對膝蓋沖擊比較小。然而,我做不到,我是腳后跟先著地,慢慢過度到腳掌。所以我的經驗是:無論是腳后跟先著地,還是腳掌先著地,要記住目的都是減少對膝蓋的沖擊,所以腳步要放輕,為了把腳步放輕,身體自然就調節到膝蓋微曲,上身前傾的姿勢了,再注意下手臂的擺幅,姿勢沒什么問題。如果跑起來聲音咚咚像大象似的,那一定是姿勢有問題。這時候,需要放緩速度,慢慢的跑體會身體如何調整,才能把腳步放輕,然后以可以將腳步放輕的速度跑,姿勢熟練了,再調整速度。對于我們為了身體健康的跑者而言,速度、距離都不是最重要的,讓自己身體舒適,健康才是。
跑步過程中的呼吸很重要,鼻子吸氣,嘴呼氣,吸氣達到腹部。越是累的時候,越注意要呼吸的方式和節奏,用嘴呼哧呼哧地喘,會讓跑的人更疲憊。
跑步的速度,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在跑的過程中,還可以不太困難的說話,或者唱句歌,這個速度對自己而言,就是不快不慢的。而不合適的速度,尤其是速度過快會直接影響姿勢以及呼吸。所以跑步的同時,也要關注到自己的身體,是否腳步聲音太大,是否氣喘如牛,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減速加以調整。
其他注意事項
環境要安全:尤其晨跑,尤其是各位女同胞,安全的環境非常重要。男同胞去路跑也要注意選擇有人行路的路線,盡量一直在人行道上跑。過路口要注意車況,不能帶著耳機跑的太忘我。
做個跑步的目標以及堅持執行
目標:是要超出自己的現在的能力,但努力也能完成的。比如,我之前沒有明確的目標,每年的跑量是絕對沒有1000公里的。而經過評估:1000公里拆解到12個月,也就是約84公里/月;扣除一周的大姨媽時間,一個月約有三周可以跑,如果每天都跑,一天跑5公里左右就可以,如果每隔一天跑一次,每天跑將近10公里,我也做得到。實在前面懶偷的過分了些,我之前也有連續跑15公里或者22公里的時候,補應該也補的回來。所以1000公里對我,是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實際上,我在1月,2月,沒有完全戰勝惰性的情況下,每月目標的完成確實是靠最后補的,真是累成狗。)
實際上,目標的實現,還需要考慮限制條件:比如,作為職場媽媽,最大的資源限制就是時間。我必須要在6點多回家做早飯,整理收拾自己,叫小孩兒吃飯,按點去上學上班。每天最早四點多起床,這樣有1到1.5h的跑步時間,所以,雖然實際上我能連續跑22公里,但是時間不允許,平時每天的定額只能是5公里~15公里,。和我不同,于先生的每月定額是200公里,現在,他已經放棄了 ^-^
堅持執行:任何一個好的目標,不執行都沒用。除了跑步,與我的其他目標共勉。
最后,做個廣告,歡迎加入keep中我的小組:Super 媽咪俱樂部。讓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