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曬出了iPhone X的訂單,9688顯得格外的刺眼,可能他是真的買了,可能他也就是想拿出來裝裝逼。
雖然這個人我并不認識,但我知道,iPhone X絕對不是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亦或是兩個月的工資。
如果,他真的能毫不肉疼的買了iPhone X,那他就不會在地鐵上挨個人掃碼了。
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并不會產生什么樣的交集,但還是決定來寫一寫。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朋友圈中曬出自己的日常,從某種角度來說,朋友圈是一個好東西,他在一定程度上向外界展示了自我。
不管這個形象是刻意的塑造的,還是他本身就是真實的,但至少,這個發出來的形象,是得到自我高度的認可的。
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歡發朋友圈?我覺得原因有兩點,一點是太想表現自己了,另一點便是想讓自己的生活得到他人的認可。而朋友圈剛好滿足了這兩點多的需求。發朋友圈不僅能自己過癮,還能獲得別人的肯定。
2
大學期間,有一位特別愛發朋友圈的同學,不管是做了什么事情,總是會發一條朋友圈。
今天去了哪里,見了誰,吃了什么,和女朋友做了什么,多少天沒見了……總之,只要你能想到的,他都會發朋友圈。
畢業的之后,他發了一條更為離譜的朋友圈,用自己的畢業證,來祝媽媽生日快樂。
之后,這位同學又來到了貴州某地區支教,教書效果怎樣不知道,但依舊是朋友圈不斷。
去縣里買個雞發條朋友圈,下雨過后山里面都是霧要發條朋友圈,和學生家長的聊天記錄還是要發條朋友圈……
十一長假女朋友過去看他,依舊還是肉麻到雞皮疙瘩掉一地的朋友圈,算一算,從支教開始到十一假期,50天都不到,這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結果,可想而知,微信幾百個好友,超過一半的人把他屏蔽了。
3
朋友圈是一個屬于自己的地方,可以無限的在里面抱怨、在里面矯情,甚至在里面記錄自己的成長。
沒錯,朋友圈是一個排解寂寞的地方,寂寞起來,所有的人都是一樣。
其實,我們很多的人,都是在朋友圈里過得比較好,甚至是在別人的眼里過得比較好。
看到別人曬出iPhone X的訂單會感到羨慕,但卻忽略了裝逼背后所要付出的兩個月甚至是三個月的工資。
看到別人在哪里胡吃海喝、旅游拍照感到羨慕,卻忽略了胡吃海喝背后的苦逼生活。
并非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思聰的那種富貴命,人家在朋友圈曬出無論是iPhone X的訂單還是迪拜的豪華游艇,那都是在利索能力的范圍之內,而你,卻只會被定義為在裝逼。
4
朋友圈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寫照,如果你能在凌晨一兩點去刷朋友圈,你絕對可以見到不一樣的東西。
你會發現一個人從未向別人展現過的另一面,你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感到新奇,你會像解鎖新姿勢樣興奮。
黑夜會在不經意之間便侵入到每個人的內心之中。
曾經嘻哈吵鬧、最不正經的的那個人,可能就變得多愁善感,陷在前女友的陰霾中遲遲走不出來。甚至是大哭一場,而這些是平時不會發現的。
內心的蒼白在黑夜中就像是手中的熒光棒,白天看不到,到了晚上才會顯現出來。
想一想,你有多少個夜晚在四下無人的時候回難過、會沮喪、甚至會感到手足無措,明明很想念一個人,卻不得不忍住不能去聯系。
太多的人,都喜歡講自己封閉起來,不敢講自己的真實的情緒表達出來,在別人的眼里,你永遠都是那樣的無憂無慮。
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才會輾轉反側,這并非是最真實的你,而你,只不過是不想將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現給別人。
于是,朋友圈便成為了最好的宣泄途徑。但我們總是要去顧及別人的感受,不敢將朋友圈完全的關閉,三天可見的作用便顯現出來了。
5
就像那句話說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會先到來。
什么事成長?是不在吵鬧、變得理智,能夠將淚水咽回去么?其實,并不然,成長只不過不會再別人的面前哭泣,將淚水留在夜深人靜、一個人的時候去哭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過得和朋友圈一樣好,也一直在努力過得像朋友圈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