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比《任何你不懂的東西都叫做裝逼》文中提到的事,我覺得我遇到更多的不是被說裝逼,而是被說矯情。
2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也總有這種人:
你喜歡留念、喜歡記錄、喜歡把美的好的統統拍下來,你也知道自己拍得太多太零碎,甚至路邊信箱消防栓的紅配綠的畫面有時候你都喜歡。一個人還好,如果和別人一起,總有人會說:“真矯情!一個破路口、一面破墻有什么好拍的!”
你喜歡寫字、喜歡分享、喜歡把內心的感受都變成文字,你也知道觸發自己寫文的事情可能很小很小,可能只是路上聽到某個人說的某句話讓你突然來靈感。但是總有人會說:“真矯情!真是個玻璃心!”
你喜歡化妝、喜歡搭配、喜歡把自己收拾得美美的,你也知道自己每天花在外表上的時間長,但是你滿足了自己的內心。但是總有人會說:“真矯情!見閨蜜又不是見男人!至不至于?有沒有必要?”
你有沒有發現,會發出以下感慨的,也總是這種人:
某草根因為平常拍攝的一些生活小品而搖身一變成了大v,總有人邊翻著他們的微博邊忿懣不平:“原來拍這些都能紅啊!我要知道我也能紅了!”
某作者因為一篇雖然言語充滿攻擊性但是事例絕對戳人心的文章一夜之間漲粉20w,總有人感慨:“現在這些寫公眾號、寫書的人水平啊!換我我只會寫得更好!”
某博主因為穿搭日志和美妝心得漸漸被粉絲喜歡,總有人感嘆:“這整容臉!再加上這ps眼!真實如我怎么我就沒被粉絲發現!”
如果你發現事情就是這樣,請你不用理會ta的冷嘲熱諷,請對ta說:“不嫌矯情的話你倒是去拍、去寫、去變美啊你!”
3
任何你懶得做、或者害怕做了會被別人說“矯情”的事情,任何你懶洋洋地趕超不上的認真生活的態度,都被你叫了“矯情”。
別人旅行時候邊走邊拍邊記錄風土人情,你說:“真作,什么都拍什么都記。”所以最后你只能一邊翻著自己的相機一邊對著ta圖文并茂的游記,怎么回憶都回憶不起來:“這個地方我真的也來過嗎?”
別人為了拍出來更好看的美食走遍全城雜貨鋪買了好看的桌布、餐盤,你說:“真作,吃個飯而已。”所以最后你只能一邊捧著自己的破碗破盤一邊艷羨:“憑什么一樣的飯菜ta的看起來好吃一些!”
別人為了喝到更好喝的咖啡對比好幾天終于買到了心儀的咖啡機,你說:“真作,明明速溶就足夠。”所以最后你想要喝現磨只能去星爸爸,因為你連更好喝的小咖啡店都懶得找。
嫌這個矯情嫌那個矯情,不矯情的你靠自己的清新脫俗賺了更多錢、交了更多好朋友嗎。你不是“不矯情”,你是“懶”。
別人的周末看展看話劇喝酒喝咖啡,你想:“還要買票,還要找店,真麻煩,這么麻煩的事情ta還這么樂此不疲不是矯情是什么。”于是到頭來你的周末約等于宅在家無所事事打游戲叫外賣。
別人一日一畫、寫手帳、寫公眾號,你想:“給誰看啊,誰要看啊,ta也太矯情了什么都寫。”于是到頭來你的八小時之外的生活約等于刷一遍朋友圈然后吐槽一遍朋友們的矯情然后洗洗睡覺。
別人玩手作、玩收藏,你想:“ta真真是矯情得有錢沒地花。”于是到頭來你才是即使有錢也沒地花的人,因為你連自己可能對玩什么感興趣都懶得思考。
生活方式懶如你,嘴巴卻不懶,總是帶著“我比你好我只是不想跟你似的努力”的傲嬌,認真嘲諷著你周圍認真生活的人們。
4
拜托幫幫忙,我的生活又不是故意認真給你看的。我愿意付出時間、金錢、汗水去做我喜歡做的小事情,難道不是應該我比你更有優越感么。
當然優越感這東西沒有最好,懶人也有懶人的活法。
這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班里的學渣面對學霸總是面露鄙夷,好像身為學生好好學習是多么丟人、多么作賤自己的事情似的,非要玩世不恭放蕩不羈地逃課、不交作業才是不矯情的青春似的,考試成績出來便沒話說。
認真與敷衍、勤奮與懶惰,誰失去了什么、誰得到了什么,自己心里最清楚。
5
看書、看電影都會發現,所有成就大事情的人從小事情做起的時候都會被嫌棄“矯情”或者類似詞匯,看他們專注于什么事情時,都會顯得他們有點“二”、有點“傻缺”。真要說的話,大概是這樣的吧:“他人笑我太矯情,我笑他人看不穿。”
當然我不是說我自己和上述事例中的人,以后都能成就大事情。我只是承認,我認真地做與某些小事情時確實看起來是個大寫加粗加下劃線的傻逼。我也承認,我確實認真地期待積累了這些小事情之后生活會還我個大驚喜。
我很慶幸自己喜歡音樂就矯情地組了樂隊,雖然沒有寫歌沒有出專輯,但是感受過了排練室友情;我很感激自己喜歡雜志就和朋友一起矯情地做了電子雜志,雖然沒有往后做幾期,但是才有了現在粉絲不多依然開心的兔牙。
而這些事在做的時候,我都被人說過矯情,萬幸我傻傻地做了,也萬幸我沒有因為懶蛋們的評論便停止或者戰戰兢兢地進行。并且,我依然會將他們認為“矯情”的小事情繼續做下去。因為,我不想過他們“不矯情”的慵懶生活,我想認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