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兩個選擇擺在你的面前,你會選擇那個簡單的還是選擇那個稍微困難一點的決定?
這個選擇就好像是,當你快要實習的,你是選擇一份簡單的工作,還是稍微需要自己去爭取一點的工作?當你選擇這份工作之后,有沒有考慮過接下來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故事的主人公,跟你我一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沒有很高的覺悟的,沒有很大的毅力的,只是一個為了讓自己的生活不下滑的,活得累但是沒有太多自己的一個女孩。
從她小學記事開始到22歲,她的經歷都在提醒她,只是簡單的選擇一個容易的選項,背后要帶來多大的隱形成本,同時也讓她沒了自己。
小學的時候,她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老師在上課講的知識點她能夠很快的接受,有的時候看到旁邊的小朋友聽了那么多次都聽不懂,她想:這些人怎么那么笨呀?于是她開始對上學這件事情抱著一種沒有那么認真的態度,反正不難。于是她開始不認真起來。上課跟小伙伴嬉戲,放學后總是會先出去玩耍,等到很晚很晚了才開始惡補起自己的作業。
一開始的課程比較簡單,所以并不難完成。她也常常會讓自己玩夠了之后才想起自己的作業沒有完成。那個時候她在想這樣的日子就很舒服啊,又不用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總是要寫很多作業。
而后,名列前茅就跟她沒有關系了。上了初中之后,學習任務開始加重,而她還是以之前俺的態度來面對,于是中考的時候以一分之差,于是高中的重點班失之交臂。大學的時候考上了一個三本院校,畢業以后選擇了一個普通的公司,開始了自己,升不了職加不了薪的日子。
她回想起從小開始就會以一種開始隨和,但是懶惰的態度來面對事情。從來不做到最好,心里希望自己有最好的結果。可是直到工作之后,也沒有這種福利降臨在她身上。
因為她總是選擇那個簡單的選項,所以增加了很多隱形的成本。
因為逃避作業的困難,所以總是會先玩然后再學習,每一次時間都很緊迫,于是作業草草了事,基本功不夠扎實,考試的時候老是會出錯。
因為希望自己可以不用開始一份特別困難的工作,于是開始了一份比較簡單的工作,于是開始了自己不上不下,看著別人開始升職加薪。
因為選擇了那個簡單的任務所以自己的替代性也更高了,想去旅游不僅沒錢還不敢請假,怕請假幾天回來就給自己放了長假了。
她說:以前我不知道選擇簡單的對于我來說背后有那么多的隱形成本,我以為我可以不去奔跑就做那個在路邊鼓掌的人也不錯。長大以后發現,那個在路邊鼓掌的我,其實也想要去比賽,只是害怕自己失敗得一塌涂地,所以不敢開始。害怕被人嘲笑自己不自量力,所以不敢開始。所以我對自己說,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也不錯。所以我沒有了選擇權。
或許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可能時常或著偶爾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當我們做一個選擇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這個選擇背后的影響。
PS:以上觀點,僅代表我現階段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