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早朦朧醒來,心情還停留在近日的失意里,習慣性的打開豆瓣電臺,聽到的第一首歌就是黃舒駿林慧萍的《驛》,一直都喜歡黃舒駿如同講故事般的聲音,讓聽的人不自覺的沉浸。歌的一開始就是他的讀白,這是我第一次聽這首歌,當時還睡眠惺松的我聽完這段讀白后, 乍一聽到林慧萍的歌聲就不期然的哭了出來,哭故事中夫人的傷心,哭故事中夫人的執著,仿佛也哭出自己的傷感.......
附上讀白和歌詞原文,與君共賞:
火車站的候車室,時常坐著一位打扮整齊的中年婦人。?
手里抱著一個老式皮箱,游目張望,似乎在期待什麼!?
第一次見到婦人,是他高中的時候,每天夜里從桃園通車到臺北補習,深夜十一點回到桃園;婦人總是準時的坐在候車室的木椅上。?
等待著的姿勢、不安的眼神、端整的打扮;好像在等待著某一位約好的人…?
起先他沒有特別留意她,可是時間一久;尤其是沒有旅客的時候,婦人就格外顯得孤寂…?
有一天,他終於下定決心,在候車室,等待那婦人離去。?
一直到深夜落雨,一直到凌晨一點;婦人才站了起來,走到候車室的留言板前,用粉筆寫著:?
「水,等你沒等到,我先走了… 英 留」?
那時他才知道,原來候車室長久以來的這則留言,是出自那婦人。?
後來車站的老人告訴他,婦人已經在候車室,坐了二十幾年了。?
有人說,她瘋了;有人說,曾看見她打開皮箱。箱里裝的是,少女時代的衣服。?
大部份的人都說,在二十幾年前的一個夜晚,『英』和她的『水』,約好在車站碰面,要私奔,到某個不知名的地方。?
可是,叫『水』的那個男人,卻缺席了…?
有一天,他回家的時候,不再看到『英』的影子。問了車站許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這風雨無阻的婦人,那一天,沒有來…?
第二天清晨,『英』殘缺的身體,被發現在鐵道上,皮箱滾到很遠的地方。?
旅客留言板上,有她的字跡,只改了幾字:?
「『水』等你三十載,我先走了… 『英』留...」
《驛》 主唱:林慧萍 詞:李姚 曲:蔣三省?
就這樣 斷了線 就真這樣 不再相見?
飛出了時間 飛出天邊 飛到另外一個 沒有我的天?
經過許多年 所有的眷戀 飄浮在時空里 沒有終點?
人生是一張 泛黃的相片 而我站在車站靜止的畫面
歌詞的讀白出自于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等待的月臺》,是什么樣的執著讓人堅持了三十年,期盼了三十年,但也失望了三十年。相當佩服故事中的那位夫人,不止是因為她的癡情,不止是她的堅持,還有她對所愛之人的信任,是什么樣的過往讓她有如此強烈的信心,足足等了三十年不放棄,始終相信有一日所愛之人會出現,會看到留言,會來找她,這種對愛人的信念居然能支持三十年之久,一日復一日的失望并沒有打擊到這種信心直至生命的盡頭。也許那男子早就娶妻生子,也許那男子早就忘記了這段誓盟,也許那男子早就不記得了夫人,但我不相信,就是這樣的男子,能夠讓夫人這么有信心這么堅持的等上三十年,不相信有這樣的男子如此自私的耗盡了一個女子的一生,耗盡了她每一刻的希望而無動于衷無愧于心!也許那個水已經離開人世了吧,就在他們約定私奔的那天就離開了吧,也許他失憶了吧,就在他們約定私奔的那天意外失憶了吧,也許如此想像著,才能讓夫人的三十年看起來不至于毫無意義和癡傻吧,也許這樣想像著,才可以阻止心中那種酸楚繼續蔓延吧.......
只是,如果可以重新來過,希望夫人不要執著,當沒有人愛自己的時候,自己愛自己。當沒有人關心自己的時候,自己關心自己。當有人背信棄義時,就將那些誓言當粉筆字擦掉,不要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更不要浪費時間去追憶。所有出現在生命中的人或事都可以當成是我們的試煉,為了將我們鍛造成為更好的人,為了讓我們成長通達世情,為了讓我們更加學會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如果只是水的背信,不是悲劇,只是一段感情的結束,但夫人的執著,反而讓這段感情成為了悲劇,到底是誰的錯呢,水?抑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