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家長和老師老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每次作文孩子總說沒有東西可寫。
江蘇特級教師吳勇認為,兒童身上本身具有豐富的“故事屬性”。他們眼中的世界,經歷的生活,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認知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準則。
兒童身上,有一座鮮活而豐富的教學富礦,被家長、被老師置之不理,我們構建除了一套游離于學生精神和身體之外的訓練系統,用成人化的方式在訓練他們。怎么激活孩子內心的創作欲望,挖掘出他們內心的故事?我們需要“相似性喚醒””。類似的故事和表達能夠點燃他們內心的種子,生發出想表達的欲望。
001 兒童文學喚醒
為了講清楚一個道理,最好的方法是舉例。
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
是的,教材是一類文章的例子。對于小學生來說,教材的例子已經被我們反復探究,枝枝葉葉分析,變成了考試的一種途徑;而很多作家的經典文章對他們來說太遙遠,時代不同、寫法不同、閱歷和社會感悟也不同,因此理解起來有困難。
最好的方式就是兒童文學作品。貼合孩子生活實際,還能從文學作品中找到和自己類似的經歷。如:
“你怎么會把‘認真’的‘真’字寫錯?”語文老師用手指點著馬小跳的腦門兒,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真’字里面是三橫,千萬不要寫成兩橫,可是你還是寫成兩橫了。馬小跳,你的耳朵長到哪里去了?”
“這里。”馬小跳扯著他的耳朵,送過去給語文老師看。
——《淘氣包馬小跳》
寫錯字每個小學生都會經歷,怎么把這么一件小事寫精彩?這段文字語言描寫的方法是怎樣的?為什么我們讀起來覺得好笑?
這就是兒童文學的魅力,書里的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我身上,讀別人的故事就是在讀自己的故事,寫作方法一點就通。不管是指導孩子閱讀也好,教孩子寫作方法也好,選擇兒童文學作品中與孩子經歷相符的故事,是激發他們寫作欲望的一個好方法:原來寫作這么容易。
002同伴習作喚醒
讓孩子感興趣的喚醒方式就是同伴的作品,語言水平上接近,寫的就是在我身邊的故事,孩子們都愛讀;對于被選中的孩子,也是一種激勵,他有成就感。
一堂新穎的作文課《人物使用說明書》,我選擇了以往孩子的一段文字作為喚醒材料——
【名稱】:媽媽(mama)英文:mum
【性狀】:頭發呈棕色,身高167cm,皮膚白里透紅,表揚你時是甜的,批評你時是苦的、辣的,做的食物香甜可口。
【功能主治】:在你無聊發悶時,她可以陪你一起玩耍,在你被欺負時,她可以保護你;在你遇到因難時,她可以幫助你。
一看這種方式很新穎,孩子們紛紛拿起筆,創作屬于自己的人物使說明書——
【名稱】萬能的機器人,俗稱老媽、媽媽,可隨心稱呼,一切由您掌控,英文名mother。
【成分】生存必需品,如脂肪、蛋白質、血液、腦細胞、器官等。
【用法用量】請勿食用過多,一次十分鐘就好,因為使用過多,你老爸可能會徹底瘋狂。
【注意事項】他失業時請勿惹她生氣,小心一秒變母老虎,如果真變了,請不要慌張,精神病院歡迎她哦;請勿讓他悲傷,小心淚流成河,此時她便會無法自拔;勿讓她看《太陽的后裔》,因為它會被宋鐘基和宋慧喬的愛情故事迷得不行,這時連他的家人也無法治愈。除了這些注意事項以外,還有未被發現的,請小心使用。
每個孩子創作出來的內容有各具特色,有的孩子寫“魔鏡的使用說明書”,有個男孩子寫“女朋友的使用說明書”,他說女朋友的用途“傷心時是心靈雞湯,生氣時是后悔藥,開心時是興奮劑,想死時是洗腦機”,讀完讓人忍俊不禁。
(注意:在用同伴作品的時候作為其他孩子相似喚醒的時候,需要認真篩選,隨意在網絡上復制的文章,如果起不到很好的喚醒作用,還有可能讓孩子們陷入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中。)
003 生活故事喚醒
在課堂上,孩子特別喜歡聽老師講故事。特別是發生在老師身上自己的故事。老師拿自己說事,為每個孩子營造了一種輕松、安全、可信賴的環境。
“童年趣事”是他們經常會寫到的一個主題,孩子們通常找不到具體的事例體現“趣”,我舉了小時候跑到鄰居家偷李子的故事——
因為嘴饞偷李子,結果被鄰居發現了,從樹上跳下來拼命逃跑不敢回家的故事。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講述自己童年的趣事,有的“偷偷改了試卷的分數”,有的“學著孵化小雞把雞蛋坐壞了,屁股上都是雞蛋液”,有的“去捉螢火蟲結果被蚊子咬了很多紅點”……在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時候,又能激活新一輪的相似喚醒,每個孩子內在的故事都被調動起來。
吳勇說:“一次成功的作文教學,其寫作內容和寫作方式必須對在場的每一個兒童都具有切實性。”
那就讓孩子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只需要喚醒他們內在的故事。
讀《吳勇教故事》有感。
我是魔鏡,一個愛讀詩、愛健身,還有點兒逗比的作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