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云中君》是屈原的組詩《九歌》中的一首詩。
九歌·云中君
浴蘭湯⑴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⑵。
靈連蜷⑶兮既留⑷,爛昭昭⑸兮未央⑹。
蹇將憺⑺兮壽宮⑻,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⑼,聊⑽翱游兮周章⑾。
靈皇皇⑿兮既降,猋遠(yuǎn)舉⒀兮云中。
覽冀州⒁兮有余,橫⒂四海兮焉窮⒃。
思夫君兮太息⒄,極勞心兮忡忡。
詞句注釋
⑴蘭湯:蘭草沁入其中而帶有香味的熱水。此下四句為祭巫所唱。
⑵華采:使之華麗。若英:像花朵一樣。
⑶靈:靈子,祭祀中有神靈附身的巫覡。連蜷:回環(huán)婉曲的樣子,此處指舞蹈時(shí)身體婀娜擺動的姿態(tài)。
⑷既留:已經(jīng)留下來。
⑸爛:分散的光。昭昭:小光(聞一多《九歌解詁》)。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⑹央:盡。
⑺蹇(jiǎn):發(fā)語詞。憺:安。
⑻壽宮:供神之處。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⑼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色。周章:王逸《楚辭章句》:“猶周流也。言云神居無常處,動則翱翔,周流往來且游戲也。”
⑽聊:姑且。
⑾周章:周游。
⑿靈:此處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皇皇:同“煌煌”,光明燦爛的樣子。
⒀猋(biāo):形容詞,疾速。舉:高飛。
⒁覽:看。冀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國。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⒂橫:橫布或橫行。
⒃焉:怎么。窮:完,盡。焉窮:無窮無盡。
⒄君: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王逸《楚辭章句》題解說:
“云中君,云神豐隆也。一曰屏翳。”
江陵天星觀一號墓出土戰(zhàn)國祭祀竹簡有“云君”,顯然是“云中君”的簡稱,可證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為月神、雷神、云夢澤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從。
九歌·河伯
與女游兮九河⑴,沖風(fēng)起兮橫波⑵。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⑶。
登昆侖兮四望⑷,心飛揚(yáng)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⑸。
魚鱗屋兮龍?zhí)茫县愱I兮珠宮。
靈何為兮水中⑹?乘白黿兮逐文魚⑺,
與女游兮河之渚⑻,流澌紛兮將來下⑼。
子交手兮東行⑽,送美人兮南浦⑾。
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⑿。
詞句注釋
⑴女(rǔ):汝,你。九河:黃河的總名,前人說是黃河到兗州境即分九道,故稱九河。
⑵沖風(fēng):隧風(fēng),大風(fēng)。橫波:聚起波浪,揚(yáng)波。
⑶驂螭(cān chī):四匹馬拉車時(shí)兩旁的馬叫“驂”。螭,《說文解字》:“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日無角曰螭。”據(jù)文意當(dāng)指后者,那么“驂螭”即以螭為驂了。
⑷昆侖:山名,黃河的發(fā)源地。今作昆侖。
⑸極浦:水邊盡頭。寤懷:寤寐懷想,形容思念之極。
⑹靈:神靈,這里指河伯。
⑺黿(yuán):大鱉。逐:追隨,跟從。文魚:有斑紋的鯉魚。
⑻渚(zhǔ):水邊。《國語·越下》:“黿龜魚鱉之與處,而鼃(蛙)黽之與同渚。”下注:“水邊亦曰渚。”這里泛指水,“渚”當(dāng)為押韻。
⑼流澌(sī):古代成語,意思就是流水。《楚辭·七諫·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證。
⑽交手:古人將分別,則相執(zhí)手表示不忍分離。
⑾美人:指河伯。南浦:向陽的岸邊。
⑿鄰鄰:一本作“鱗鱗”,如魚鱗般密集排列的樣子,媵(yìng):原指隨嫁或陪嫁的人,這里指護(hù)送陪伴。
河伯即黃河之神,河神是尊貴的地祗,商周以來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對象,而楚國雖一向十分重視祭祀活動,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國境內(nèi)的江漢等河。
《左傳·哀公六年》曾記載這么一件事:
“(楚)昭王有疾,卜日:‘河為祟。’王弗祭。大夫請祭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睢、章,楚之望也。禍福之至,不是過也。不榖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遂弗祭。”
可知春秋時(shí)代楚昭王因?yàn)辄S河不在楚國地望之內(nèi),所以不肯祭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