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昨天朋友圈的要聞回顧:小李子、小李子、小李子、小李子、小李子、小李子、老李和奧斯卡。
本配圖請減少想象力
前菜結束,進入正餐。本文將從互聯網產品屬性上分析本屆奧斯卡的一些的有意思的細節。
1.價值觀
? ? ? ?從任何互聯網產品的角度來找切入點,價值觀毫無疑問將是以首要因素存在的。對出色產品的存在及其價值觀的傳遞決定著一個產品的調性及用戶群體的大體組成。用“滴滴”和“Uber”來做對比的話,同樣是出行類APP,在深度從各個級別的用車情況和司乘交流中總結出一個傾向,“Uber”在定義“白領”用戶群有更高的口碑及贊譽度。
? ? ? ?回到“奧斯卡”,我們先看看“奧斯卡”歷屆最佳影片的名單:
2016年(第88屆)
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
2015年(87屆)
最佳影片:《鳥人》Birdman
2014年(86屆)
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
2013年(85屆)
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Argo
2012年(84屆)
最佳影片:《藝術家》The Artist
2011年(83屆)
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10年(82屆)
最佳影片:《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
2009年(81屆)
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2008年(80屆)
最佳影片:《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年(79屆)
最佳影片:《無間道風云》(The Departed)
? ? ? ?如果稍微關注下電影的朋友們,多數應該都看過,從這份名單中其實不難看出歷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獲獎的一個旋律基準和平等基準。強調美國主張主流精神、非爭議的傾向居多,符合影片當前社會環境和時代精神,其次才是電影藝術本身的元素:表現力、特效、演員、剪輯、配音等。不太夸張的說“政治價值觀”占據了較多比重。那么有朋友要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似乎有些不一樣,其實仔細想想整個故事的劇情,《貧》屬于一個超越了印度地域之上流傳的“宿命論”,實則屬于一個典型的主旋律“美國夢”。而今年的第88屆奧斯卡產生的最佳影片《聚焦》則是正統回歸的標準美國主旋律電影,并且還稍微挑戰了一下梵蒂岡的教派權威。同樣,2016年是美國大選年,副總統Joe Biden出來刷臉真不是僅僅一個嘉賓行為,還記得他的好友Lady GaGa唱的歌曲主題嗎?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2.需求
? ? ? ?在擁有了符合規則價值觀之后,產品最根本要是解決用戶需求的。否則高高在上的看似華麗的理念與用戶的距離如此遙遠也是沒辦法去實現和普及的。
? ? ?“奧斯卡”對于電影制作團隊及公司來說,樹立了一個可以看到的目標,并且成了一種良好“背書”,獲得過“奧斯卡”認可的團隊當然是可以得到更好的資本青睞;同理針對演員藝人,都定義為事業的終極目標,同等身價也是會有一個質的變化;對于普世大眾來說,“奧斯卡”則間接成為了一種選擇題下的衡量標準,一個選擇性的強大標簽。我們拿2008年最佳影片《老無所依》來說,在這個“奧斯卡最佳影片”背后則是如下一系列的標簽堆砌:金球獎最佳影片、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等。當然,帶給大眾的還有每年一度如此奢華和精彩的頒獎典禮盛宴。
《老無所依》
3.超出預期
? ? ? ? 對于好的產品很多時候“好用”是最基本的要求,更多時候有切到好處的“超出預期”則是提升產品亮點的最佳表現力。無論從“網易云音樂”的每日推薦中得到的驚喜還是某便簽APP的易用細節得到的便利,這種情況都屬于“超出預期”的范疇?!皧W斯卡”每年帶來的驚喜則是在沒有大量關注度的情況下,出現了那么一部或者多部帶著“奧斯卡”標簽的聞所未聞的影片,一定能給觀眾帶來驚喜。對于整個電影行業來說,每年總有一些存在很久的手法能以新的角度給整個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光芒。舉例2013年的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用了這一個紀實加敘事的方式讓“電影”這樣一個元素成為了美國獨立英雄主義的光芒,無形中大幅度升華了“電影”在歷史中的位置,向眾人訴說:看,電影也是一種超出意料的存在,而不僅僅是一種娛樂。
《逃離德黑蘭》
4.情感共鳴
? ? ?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從無神論者到信仰教徒,情感是一直超越任何理性影響的存在,所以在互聯網產品中很多時候活動運營往往會引起共鳴。比如“Uber”的圣誕節車輛logo更換,過年期間的“一鍵呼叫舞獅隊”都是在產品上的情感共鳴。“奧斯卡”的歷史存在中,這樣一點是同樣長足存在的。我們就拿昨天的朋友圈要聞提要來說,萬眾期待小李子捧走小金人,最終眾望所歸。無數觀眾和粉絲喜大普奔,在電視/電腦/手機前流下了幸福的/感動的/激動的淚水。這就是一種情感共鳴。當然如果說小李子這次依然陪跑,那么我們不是還有那么多動圖??梢岳^續使用嗎?所以,情感共鳴也具備這種要素,并且牽動的范圍還不是一點點,包括對業界的影響。
5.讓用戶的生活變得更好
? ? ? ?“改變、顛覆、刷新”這樣的字眼一直在互聯網產品行業屢見不鮮,其實真正能夠說貼合產品的那我們得“呵呵”一下。但是在“奧斯卡”,這點絕不虛言。請記得那些科幻電影中的物品,很多都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慢慢出現了;請記得那些歷史電影,很多我們只能用空洞的大腦去幻想的畫面電影給我們真實呈現了;請記得那些紀錄電影,很多用生命去換來的真相來警示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同樣,“奧斯卡”的存在,讓無數的團隊為了更好的特性、音效和視覺效果,不斷的改進設備和方式,其實這點本身就是在推動科技進步的最大原力。
本文部分觀點來自LinkedIn CEO Jeff We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