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堅決不用任何農藥滅蟲?因為生態圈是循環的系統,環環相扣,我們以為殺死害蟲就解決問題嗎?可是為什么害蟲問題依然一直存在,所謂害蟲作為其他生物的食物,它們也有存在的理由。我們以為穿上防護服就能免受農藥的危害了嗎?土壤的農殘,空氣的農殘,水里的農殘又會到哪里? 終究回歸人自身,就像微塑料一樣,只是塑料它是清晰而可見的,而農藥噴后是肉眼所不能看見的。這就像從前只會說二手煙會致癌,后來才發現三手煙對孩子危害更大一樣。但是有誰關心過農藥的危害呢?擠擠的醫院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不信搜索這些年全國農藥用量就知道了。
言歸正傳,為什么陽臺種菜會擔心被蟲子吃?我試著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如果被吃光了,自己種菜的努力就白費了,所以經過深入的了解和觀察,我發現,土壤以上的蟲害,不是最需要擔心的,現實已經證明,害蟲一多,益蟲自然會找上門,也就是還沒到害蟲吃完菜,基本益蟲聞到食物的味道,就來吃害蟲了。最怕的是土壤中的蟲害,因為陽臺種植缺少雞鴨或是刺猬,蜥蜴這些吃土里昆蟲或者陸地昆蟲的小動物!而其實有些土壤中的昆蟲是不可或缺的土壤成員,因為有了它們,落葉等植物掉落的殘渣,才能被分解,重新回到土壤中。
另外就刺猬來說,它可以吞食大量昆蟲,不論是幼蟲還是成蟲都不在話下,還有陸地種植的蔬菜常被蛞蝓kuò yú(也叫鼻涕蟲),蝸牛吃可能就是缺少刺猬這個天敵。所以想要解決蟲害,難道不應該是為刺猬營造良好的環境,不費力除蟲嗎?蝸牛呢?鴨子的最愛呀!
有些土里的昆蟲,它們原本是吃腐殖質的,也就是比如落葉或是植物殘渣。而當環境中缺少這些食物,那么它們只能不得已為了生存下去,吃起了幼嫩的蔬菜。蟲子的世界沒有好壞,只有誰被誰吃。
1. 一起來了解下目前為止,生態陽臺不用農藥所出現的益蟲們,不費力輕松把蟲滅
蚜蟲是很多陽臺種菜人最常見的一種“害蟲”,作為被人定義成壞昆蟲的蚜蟲卻是很多種益蟲“好蟲”的美味食物,沒想到吧!換句話說不是只有一種益蟲會吃蚜蟲,而是很多呀。深入了解才能更懂害蟲的天敵好多呀!近兩年天氣變化奇怪,生態陽臺出現綠蚜蟲,紅蚜蟲和無敵的黑蚜蟲。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被益蟲消滅,反正現在是沒有了!或許是時間這個無形的“殺手”。
蚜蟲除了有可能被變成蚜蟲木乃伊外,還會直接被吃掉。自然界就是如此現實!目前我所知和在生態陽臺上所見到的蚜蟲天敵有蚜繭蜂,食蚜蠅,草蛉,蜻蜓,貌似毛瓢蟲也吃。更詳細介紹,進一步了解。生態陽臺的昆蟲記錄-益蟲傳粉者草蛉 - 簡書,蚜蟲不是問題!在花園看到像蜜蜂形似蒼蠅的小飛蟲?食蚜蠅就偷著樂吧! - 簡書,蚜繭蜂
粉蚧(白白的)是柑橘類以及一些蔬菜常出現的“害蟲”,而小毛瓢蟲戰斗力一只就夠了,2天功夫消除檸檬樹80%的粉蚧。而會出現粉蚧,是因為換了陳年堆肥的檸檬樹,氮元素太多了。所以有時候,害蟲出現不僅僅是為了吃,或許還有可能是幫助解決植物微量元素過剩的情況。又或者是因為環境適宜,就像室內植物更容易在炎熱干燥的時候出現紅蜘蛛螨。
小白飛,就是白色的小飛蟲,一般都在葉子的背面。對草蛉和蜻蜓來說,都是可口的美味。不用一會功夫就能消滅一大堆。當然小白飛也是蜘蛛的食物,如果它上網的話!當你的陽臺的小白飛多到不可思議的時候,蜻蜓就不請自來了。好神奇!很多人會說種植物招蚊子?但是我的生態陽臺幾乎沒有蚊子,除了種了香草植物香茅外,我想蜻蜓或是吃蚊子的高手也功不可沒。
所以控制害蟲,沒有什么是比得上動物的!既不會對環境有污染問題,還能維持生態平衡。如果不用藥對應害蟲問題,依然沒有等來益蟲的話,那就是生態失衡了,也就是益蟲可能也被殺蟲劑或是農藥滅了,可能不是你家噴的,可能是附近的。
2.原來有被蟲子吃過的菜,反而能產生一種物質,對人的健康有利!
另外最近才發現,根據科學研究證明,比起從沒有被昆蟲吃過的食物,被吃過的,反倒含有一種對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吃了這樣的食物,反而能更健康!
所以真正有效還對人健康的清除害蟲的方式是什么?用動物的方式永遠比用藥好,因為這是最自然的方式,打造生態平衡,幾物降一物又怎么會出現菜被蟲吃光呢?
每一個人力量雖小,但是每一個小的行動都足以影響更多人去做出改變,也唯有真實的去行動,我們才能擁有健康的余生,并將這種愛傳遞給后輩。分享轉發讓更多人明白用動物治蟲才是最妙而不費力的消滅害蟲法。
有愛才可持續!讓我們借大自然的力,不費力把蟲滅。
ONELiving 一活生態陽臺花園-有愛可持續生活才是值得一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