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色姐姐:
轉眼間迎來了中秋佳節,在這里祝姐姐中秋快樂,心想事成,考研上岸,幸福美滿~
最近因為這個節,我忙得“不可開交”,想了無數個“方案”,更陷入了強烈的精神內耗。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我又一度思考我究竟想要什么,甚至第一次對我那言聽計從的師父產生了一點懷疑。所以我不感傷這個團圓的日子我不能與家人團聚,我不期待回那剛離開不久的家,我也沒計劃好如何讓這天與往日有些不同。
那天與姐姐暢聊后,心情有些好轉,但昨天又一次踏上了與真實自我偏離的“分享”行為。這所謂的“分享”,是人情世故,也是我師父口中的“敲門磚”?;蛟S看完姐姐推薦的《滄浪之水》、《歲月》、《活著之上》我能領悟其中的一二吧。
很多年前看《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就聯想到了當今人們面對眾多選擇的無奈,那時我也因此陷入了片刻選擇恐懼。但因為還未畢業,船還未上岸,我麻痹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過好當下足矣。
然而如今因為跨過了那條岸,生活變得多元化了,面對眾多選擇,我變得更迷茫了,我不清楚我是誰,我不明白我要去何方了。
于是這些天我回看曾經的日記,回看入職前夕給自己寫的信,回看我們走過的歲月,好像找到了一些自我,但那份真我就像一盤散沙,不用風吹,走兩步路就散了。
或許因為五年前被我的專業吸引,所以工作上的選擇十分狹窄,畢業后工作上的短暫迷茫僅僅是我應該通過什么方式順利上岸。因為選擇有限,所以不會糾結萬分,因為沒得選,所以只能奮不顧身。
然而如今社交、住宿、餐飲、休閑娛樂、工作方式、人情往來、家人朋友、金錢支配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成了每日困擾我的選擇難題。我不知道我習慣性的刪好友、換微信、經常拒絕社交是否正確;我不知道我要不要聽周圍人的聲音搬到單位宿舍暫住或是申請公租房;我不知道我該如何提升自我,我不清楚我是不是要主動跳出師父給我規劃的暫時養精蓄銳之路,我害怕如今有些墮落的生活會磨滅我的積極主動。
我一直都知道任何選擇都有利弊,我也清楚關于選擇休閑時間如何度過不是一兩天就能看見成效的,不是一兩次進行長期愛好就能與同齡人拉開差距的。
真是可怕,如今不自覺中我已經選擇了很久休養生息的躺平生活方式,最近下班后我經常選擇看劇、玩手機、睡覺,偶爾運動是奢侈,片刻閱讀是難得。更可笑的是我明明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卻一次又一次選擇了重復昨天。
最近看了好幾個朋友在朋友圈里感嘆校園時光,我也在不經意間回想到了過去。那時的我們限制很多,訓練很苦,很少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我們沒有普通院校大學生的自由卻少不了快樂。
好像大部分人是上大學后開啟新世界,開始擺脫限制做自我的,而我們因為上的不是大學,是磨練,所以畢業或者說上岸后才是真的有了做自己的時間。因此現在的我才像第一次擁有零花錢的孩子,在玲瑯滿目的貨架前迷失了自我。
雖然如今“理智我”知道包裝精美的零食未必好吃,昂貴的衣服玩具未必適合自己。但“現實我”還是偶爾無法克制欲望,有些放縱,還有些墮落。
每天經歷的萬千選擇好像都是我與我的周旋,雖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沖動消費后慢慢有了些許理智,但還是做不到不浪費金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玩樂社交,卻陷入了一個人宅家玩手機刷視頻的慵懶;總是拒絕他人的邀請,一個人待久了偶爾又會出現淡淡的孤獨感傷。
真的很佩服姐姐做出了放棄爭取核心崗位和放棄數獨世錦賽參賽的決定,這不僅是你明白心中所想,更是為了心中的目標而持之以恒的追求。如今的我有點像停在港邊的船舶,沒有方向,沒有前行,在岸邊享受人間狂歡,忘了前往下一站的使命和追求。
如今的我告別了一月的在職備考,卻丟失了二月的競爭和三月的心態,四月的前路已到了岸邊,順理成章地剪斷了五月的情思,卻未摸透六月的愛好,也無法開啟七月的新生,雖在八月秋夜閑聊中回顧春夏展望秋冬時找回了一絲目標,卻在九月的選擇里陷入了新的迷茫。
前兩日散步偶遇實習科室里已退休的前輩,他和我說某人是單位里唯一一個什么都不爭,只安心做好自己工作的人,一直向我稱贊她的好,好像在告訴我這個社會很復雜,說話需要留心,不爭、不求的人少又珍貴。
他的話語再加上最近一次又一次“分享”被拒絕,以及每次提出“分享”時的內心煎熬,讓我突然看到了一個可選項。或許不爭、不求,安心做好每一份工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回想大學志愿的填報、大學部門的加入、部門負責人的勝任、入黨名額的擁有、實習單位的如愿、報考單位的圓滿,這一路走來都是實打實問心無愧的,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換來的。
寫著寫著我的選擇好像已經出來了,我應該堅持做我自己,應該像姐姐一樣努力堅定的愛己所愛,跟從內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讓生活多一點自己喜歡的色彩。
既然我們都做出了選擇,就讓我們各自努力,堅定做自己。這個月剩下的時間我會努力找回自己喜歡的健康生活狀態,姐姐也要在工作之余認真備考好好生活喲,金秋十月我們再會。
? ? ? ? ? ? ? ? ? ? ? ? ? 小夢
? ? ? ? ? ? ? ? ? ? ? 2024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