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寫過讀書報告,這是第一次,我是最怕寫文字的,從小就怕作文和日記,感覺自己只會記流水賬,而別人寫的東西都很美,這也是自己一直自卑的一面,這次鼓起勇氣來寫,希望以后自己沒看一本書都寫下讀書報告,慢慢提升自己的文字方面的能力。
這本書花了10天看完,第一次參加趁早讀書打卡,第一次連續十天堅持每天看書,也是第一次讀這么深奧的書,其實看完后和我看之前想象的不一樣,因為就書名來說《學會提問》吸引了我,是因為經常人家問還有誰有沒有什么問題要問,我總是感覺沒有問題,但是我又覺得沒有問題其實是最大的問題,所以我想改進,所以選擇了本書。但是看完后感覺收獲更大,讓我初步建立了批判性思維的意識。
其實讀這本書也經歷了一些心里掙扎,因為中途回老家,以前我在老家是完全看不進去書的,白天干活,晚上燈光昏暗,蚊子一堆,可是這次幫爺爺奶奶干完農活,他們都睡了,我一個人在微弱的白熾燈下也要完成當天的讀書打卡,瞌睡了那天就少看一些,不累的時候就多看一些,其實我發現很多人是需要這樣堅持打卡的,不然就會松懈自己,我發現最近我慢慢養成了很多很好的習慣,堅持做了29天的早餐;堅持跑步6個月,每月里程不低于100公里;堅持每天早起打卡連續64天;很多事情逼一下自己就堅持下來了;很多時候總是很多人問我哪里那么多時間跑步做早餐,跑步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其實我也不知道,就是逼自己跑了三個月,就把跑步當成了習慣,現在是不跑不舒服,根本不用堅持,就是想著跑步那么多,早餐一定要營養,所以堅持做了一個月早餐,現在不做早餐不習慣了,也不需要堅持;其實我覺得很簡單,就是逼自己堅持幾個月,基本上就成為習慣,我覺得看書應該也是一樣的 ,我才剛剛開始,以后慢慢也會從其他方面去提高自己。
接下來說說這本書,本書包括十二章,全書都是圍繞批判性思維在討論。其實就是從三個方面來講的:第一方面是簡單介紹了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第二方面就是教我們找出論題和結論。第三方面就是讓我們找到理由以及判斷理由的證據效力,意思是否明確,推理是否有誤,有沒有替代原因,數據有沒有欺騙性,有沒有被省略什么重要信息。
批判性思維是我最缺乏的一種思維,以前我總是覺得別人說的就是對的,從不去思考,讀完本書,給我建立了基本的批判性思維,后面別人和我說話我都把這種思維用上了,我們往往容易被很多信息所迷惑,如廣告語,研究報告,專家意見等等,總覺得他們的就是權威,不會再去懷疑。對于一則信息,我們首先得找出論題和結論,再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這是基本的技能;再去判斷理由中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如捉摸不透的多義詞,聯系上下文,看是否有歧義; 再去找到論證中沒有明確說出來的作者想當然的一些想法;然后我們再去研究證據的效力,我們為什么要相信它?推理過程有沒有謬誤?證據從哪兒來?有沒有可以替代的原因?因為可能的原因不止一個;數據有沒有欺騙性?特別是遇到平均值的時候,要去判斷是什么類型的平均;有沒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是否有負面效果?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工具,它能讓我們如虎添翼,我們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批判性思維給我們帶來的各種態度和技能;但是也要注意一個誤區,對別人信息質疑的時候,說出你的關鍵問題,好像你對此充滿了好奇,而不是擺出一副逮到人家錯誤的態度,這樣利用批判性思維是致命的錯誤。
最后,批判性思維不只是業務愛好,它是通情達理的人的堅實基礎,批判性思維可以作為我們新身份的怡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