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本小說,上周一周內(nèi),有兩個夜晚呈現(xiàn)半失眠狀態(tài),所謂的半失眠就是凌晨3點以后睡著,睡了差不多3個多小時,正好平常睡眠的一半。
最近讀書筆記更的慢,除了事情多,還是因為一直沒碰上心動的書。沒有那種非寫不可的分享欲望。這不很快就遇上這么一本深深刻在我心頭的小說。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寄物柜》書名本身就很玄,根本就猜不出這是一本講什么的小說。根據(jù)封面的設(shè)計和名字,我的預設(shè)是——一本輕小說,應該是適合睡前閱讀的輕松讀物。
結(jié)果證明我錯了,錯的離譜。怎么弄的?比這暴力殘酷血腥的小說我也讀過,讀完也就無感了,只有這本一直盤旋在腦海,搞得夜不能寐!!!
開篇的“我”,手持一把模型槍,守在書店外頭把風要和同伙搶劫一家書店,為的是一本日文辭典,這時候的感覺還是一本荒誕古怪的故事書,可是讀著讀著就開始覺得不對勁,看似節(jié)奏緩慢,情節(jié)稀松平淡的敘述,漸漸懸疑氣氛濃郁起來,情節(jié)越越來越真實,越來越有代入感,有一股抓人的力量。
一方面想趕緊讀下去一探究竟,另一方面有個理智的聲音在提醒:該睡覺啦,要不然會影響明天一天的安排。終于合上書,閉了眼,可是無論如何不能入睡,深陷在書中的氣氛中,當時家中就我一人,我為我的膽小覺得好笑,只好爬起來,開燈,翻開微博,隨便找點人間氣息的文章或視頻趕走心中的不安緊張的情緒。過了3點,困意襲來,終于睡去。
兩天沒碰這本書,心里一直覺得納悶。準備等一個氣氛歡樂的夜晚再讀。
第三晚,我又拾起書,繼續(xù)讀了下去。這個夜晚看過了喜劇,先森也在家,迫不及待讀完結(jié)局后,本來不以為意(雖然結(jié)局有點出乎意料,但是也不覺得吃驚或殘酷)。誰成想再次陷入陰郁不安的情緒中……照例不能睡,還得出來尋找人間的煙火氣息,想極力把自己從小說營造的世界里拉出來,有點困難。
這部小說印在我心里的時間比較久,沒覺得哪里好,可那古怪的氛圍就在我周圍揮散不去,所以忍不住想要思考一下——為什么一向自詡膽大的我,會因為這樣的小說難以入睡呢?
我被一本看似輕飄飄漫不經(jīng)心的小說打敗了。其實,準確的說,我是被小說獨特的魅力感染了。
老規(guī)矩,下面的內(nèi)容要涉及劇透了。如果剛才的分享引發(fā)了你閱讀的好奇心,那么請讀到這里為止。
經(jīng)過一小段時間的沉淀和分析我得出兩個結(jié)論。
第一個夜晚覺得緊張和不安,是因為小說的敘述視角和懸疑氣氛營造的好。
故事有兩條線,交錯進行,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人物,卻都是敘述者“我”的第一人稱視角,帶著讀者走進小說中的世界。剛開始略微有點混亂,但很快就能融入故事。
第一條線的“我”就是那個要幫同伙搶劫書店,其實是一個剛剛租了房子,要開始大學生活的男孩,叫椎名。
第二條線的“我”是一位寵物店的店員,名叫琴美的女生。
男生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點在現(xiàn)在,而女生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點在兩年前。
兩者唯一相通的地方是身邊都有一個叫河崎的家伙。
現(xiàn)在的河崎是一個古怪的人,就是他想要搶劫一家書店,而兩年前的河崎是一個花花公子般的帥哥,是把妹的專家,和琴美曾有過戀人的關(guān)系但是很快分手。
兩年后的今天琴美去哪了呢?
兩年前,琴美和朋友多吉(不丹人)因為在一個廢棄的公園里遇上了三個虐殺小動物的變態(tài),然后就開始經(jīng)歷被那三個“寵物殺手”跟蹤騷擾……的過程。
???琴美和多吉偷聽到了,三個虐殺小動物的變態(tài)之間的對話,他們暗示說,虐殺小動物其實是在練習,殺小動物已經(jīng)不過癮了,要準備殺個人試試啦
→→琴美和多吉跑出廢棄的公園,但被跟蹤,又再次相遇過招,幸虧英勇的多吉的保護,脫險
→→回到家琴美發(fā)現(xiàn)有自己家地址信息的公交票夾丟了,有隱隱的不安和不好的預感
→→琴美接到騷擾電話,有些害怕,報了警,因為證據(jù)不足,警察不以為意
→→琴美在自己回家的路上再次被三個變態(tài)襲擊,幸虧及時趕到的河崎和河崎帶的大狗,琴美再次獲救,心中的害怕和膽怯轉(zhuǎn)化成勇氣準備反擊......
第三晚,故事讀完,疑團解開。伊坂特有的筆法將這個悲傷的故事沖淡,殘酷和暴力也變得弱化。其實當琴美開始由不安、害怕轉(zhuǎn)變?yōu)橛赂颐妗笆篱g之惡”的時候,我也變得有勇氣起來,起先一直為琴美擔心、身陷在恐怖中的我也有所釋然。
既然在接近小說的尾聲之時,我和琴美都有了直面危險的勇氣,那我為什么還是覺得驚恐和不安呢?——后來想明白是小說引發(fā)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讓我思考和不安的。
?
→→一個是突如其來、無緣無故的“世間之惡”,另一個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疏離感、不安全感
?突如其來、無緣無故的“世間之惡”
是因為小說聯(lián)想到了現(xiàn)實,才覺得恐怖。小說里:琴美的遭遇、公交車上遇到的騷擾女性的變態(tài)、盲人在路上行走被阻礙的盲道.....現(xiàn)實里的惡,其實不用我的細數(shù),有小惡和大惡,人生在世真的難免碰到哪怕是小的惡,我多數(shù)的時候是想躲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如果人人都是躲避的態(tài)度那這社會的小惡會不會變成大惡?
所以當我們力量單薄亦或者勇氣不足的時候,團結(jié)我們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或者支持身邊有勇氣的人,是我們能做的事情。真的感謝小說結(jié)尾處的琴美、多吉和河崎,是他們讓我看到了這個還有善意的人間,無論如何多行善。
?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疏離感、不安全感
來說說小說的題目吧,小說里提到,在日本,家鴨是中國人飼養(yǎng)的鴨子在日本的改良,在書中指代定居于日本的外國人。
野鴨,是土生土長的日本鴨子,書中指代的是日本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是一個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遷徙時代,從每年的春運就能看出,中國有多少人背井離鄉(xiāng)離開熟悉的家園在異鄉(xiāng)求學或者工作。
我本人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在另一個城市讀高中,所以書中開篇的椎名只是離開家鄉(xiāng)仙臺坐兩個小時的火車就能到的地方學時的新鮮感、陌生感和不安感我都有。
所以我想書中的家鴨與野鴨可以把理解擴大到,異鄉(xiāng)人和本地人,當然如果去異國,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帶來的沖突是更加難以想象。書中的多吉來自不丹,是河崎和琴美讓這樣的異鄉(xiāng)人感受到了溫暖和善意,但盡管這樣,多吉也不得不假扮日本人來獲得生活的安全感和自在感。
這兩個問題的思考盡管沒有答案,但是身為讀者的我被理解被表達的心情還是得到了釋放,世間的問題不是都有答案和標準,多個角度,多個思考總是好的。
“茫茫人海中,不管在哪里,原來還有和我一樣的人存在著,我就不孤單了”,這是我讀到最后的心情吧。好的小說有很多,這恐怕就是其中的一種吧。
許一個傻傻的愿“希望全宇宙都善良”(∩_∩)
至于書中所提到的投幣式寄物柜,是與宗教、信仰和儀式有關(guān)的東東吧,就不在我這篇小文的討論范圍里了。
溫馨小貼士:本書還有同名電影:-O,評分也很不錯,不想讀書也可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