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三的時候在一家公司實習,帶我的上司和同事人都很好,也就比我大個幾歲,大家都是年輕人也能聊得來。這家公司不打卡,剛步入社會的我每天按時按點到公司,而同事們幾乎天天遲到,有時甚至趴在電腦前睡覺。??
后來在一次聚餐中,大家聊到各自下班后的生活,除了我以外幾乎都是不到半夜2點不睡覺,我頗感驚訝。一向豪爽的張姐摘掉自己的眼鏡把臉湊給我看,說自己回家也沒什么事情做,看看電影,刷刷微信也就到2點了。有時也想早點睡,可又覺得睡太早真浪費。我至今記得張姐摘下眼鏡的那張臉:26歲的女生掛著50多歲女人臉上才有的眼袋,眼睛里的血絲幾乎要蓋住了瞳孔的白色……,? 后來我離開了那家公司,再后來我聽說張姐某天下班坐地鐵時突然暈倒,撞到了頭,傷雖然不是很重,但也休養了好一段時間。
我愕然的同時在想:很多事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注定了吧。當年那些熬過的夜如同欠下的債總歸是要還的。??
《滾蛋吧,腫瘤君》的作者熊頓在得癌后曾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病前的我一直是頭彪悍的女紙,仗著自己壯漢型的體格晨昏顛倒,三餐不定。冬天衣不過三件,夏天睡不蓋毛毯。從來沒有為健康操過心。所以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刨去加班的苦逼時光,生活的確五光十色。??
或許我們都該重新審視下自己,有沒有種了熬夜的毒??傆幸恍┤藭胍乖谂笥讶ι纤€存在感:“終于下班了,這個點還不睡的,只有廣告狗了吧”,不只是廣告狗、還有公號狗、創業狗、設計狗、考試狗,似乎各行各業都有人在熬夜,都有人半夜里不睡覺。我們或許已經完全習慣了熬夜,但熬夜帶給了我們什么呢?不熬夜,真的就做不完工作,完不成目標了嗎??
?這個要搬出我當年的室友了,他是一個程序員,晚上敲代碼常常敲到我已經躺在床上失去了意識。混熟了之后我問他是不是常常接私活,所以要忙到那么晚,他說沒有,只是有時白天工作沒忙完。我跟他一起住了不到倆個月,他就上醫院看大夫了,是胃潰瘍,聽他陳述完日常作息后,大夫冷冰冰地告訴他在這樣下去會胃穿孔。也多虧他是個貪生怕死之徒,第二天開始就不熬夜了。這樣忙亂了一周后,生活終于步入了正軌,不用熬夜工作也能及時完成,如今混的也不錯,真是要感謝他的胃潰瘍,治好了他的拖延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熬夜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呢?它讓我們覺得時間多的用不完,它讓我們越變越懶,臨考前一天才開始復習,工作不到deadline不做,深夜里趴在桌前嘔心瀝血讓我們覺得自己無比辛苦努力,卻早已忘記白日里的自暴自棄、不務正業。而熬夜趕出來的工作質量有多高,大家都心知肚明。? 熬夜還有個更大的壞處:熬夜讓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很努力,常常讓人陷入自我感動的誤區。
? “工作壓力好大啊,我昨晚寫策劃寫到半夜2點,我那么努力工作上司卻還是不滿意……”坐在我對面的姑娘向我抱怨著,我靜靜地看著她,看著她眼睛下那很重的黑眼圈,因熬夜而不斷脫水的粗糙膚質,面頰上浮現出的痘痘以及很深的痘印,如果我不了解她或許會勸她辭了這份要命的工作,可是我知道:她下班后玩到十點進門,叫份夜宵對著韓劇吃到12點,然后打開電腦開始忙白日拖欠下的工作……??
親愛的,熬夜和努力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如果有人豪情萬丈地問我:你知道凌晨四點的北京是什么樣子嗎?抱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的高效,比起所謂的努力更值得追求。老板不會因你熬了多少夜而給你升值加薪的,該反思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在工作時間內把工作做完、做好,絕不是苦兮兮地熬著夜認為自己有多努力多上進,這樣不過是自我感動罷了。
? 回頭看看那些年你熬過的夜,除了黑眼圈、更差的睡眠和體質以外,真的給你帶來過正面的影響嗎?當然,我不反對付出有效時間的努力,前提是你的熬夜為你帶來了高效的學習和工作。如果只是為了打卡一張凌晨四點的北京而熬夜,那還是別再這樣自我感動下去了,你那因為長期熬夜而消不掉的黑眼圈和粗糙皮膚,真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