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眾所周知,在我國一些單位里工作就突出一個字:穩。表現在什么事兒都特別的穩,穩定的崗位、穩定的工作內容、穩定的薪水。
由于我本身是學工科的,我曾問過一個在這種單位中混的相當不錯,憑借自身年少有成的人士:在這種單位里,學技術、搞技術的意義是什么?
你想啊,無論你怎么樣,你都領著同樣的薪水。在有些單位,干多干少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甚至更有單位,干與不干都一樣!你未來的前途,跟你的技術水平并沒有多大關系。
他告訴我:技術是一門手藝。手藝這個東西的特點就是:一次學會,終生受益。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另一種可能性。
02.
上班之后,我立刻就發現了“可能性”這三個字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一個人就會被限制死在一個體系下,無法脫離。一旦一個人被限制死了,他無法放開手腳去做事,因為怕出錯;他無法在領導或上司面前保持不卑不亢,只能低聲下氣、唯唯諾諾,然后晃晃悠悠的過一輩子。
就算在單位跟領導和同事之間關系不錯,有人罩著,但突然換了一個領導,換了一批同事呢?
這就好比戀愛中的男女,如果你發現你失去了自己,已經離不開對方了,那么對方幾乎一定會離開你。
在艾力《人生的84000種可能》一書中,他提到了一種生存困境解決方案,叫做:U盤化生存。總結起來就是16個字:
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它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隨插隨走,能把自己從一個主機嫁接到另一個主機。
03.
U盤化生存分兩個要點,一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自帶有價值的信息,然后探尋有哪些輔助優勢可以將其發揮到最大化。
艾力舉了他自己的例子:他的核心競爭力是公共演講,于是他的U盤就是以公共演講為核心,語言學習能力為半徑,嫁接到了很多相關領域,如下圖:
大家都知道,他身為新東方集團最年輕的講師,在各種國際大型會議上做雙語主持,也是網絡上爆火節目《酷愛英語》、《老外看東西》主持人,是《奇葩說》的人氣選手。
那么對于這個核心競爭力,到底要求有多高呢?
不求天下無敵,只求在某個行業的細分領域有一定聲望,至少,以此作為奮斗目標。
04.
U盤化生存第二個要點是坦誠。
不坦誠相當于自帶病毒。別人會覺得你不可控,當你從一個操作系統出來想加入其它系統的時候,別人會持防備心,讓你無法產生應有的價值。如果你唯一能做的事是在原來的組織里通過人際關系耍手段,那離開組織沒人罩著就無法存活。
從這里可以看出,坦誠的前提也是需要一個人自帶有價值的信息。坦誠的告訴別人自己啥都不會沒有任何意義。羅振宇飽讀詩書,從央視的系統中拔出嫁接到了互聯網自媒體領域,于是才有了他的《羅輯思維》;劉慈欣作為一個偏遠地區的水電工程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寫作,于是才有了他的《三體》。
05.
像U盤一樣活著,自身具備有價值的信息,有一門手藝,往小了說是為了抵抗生活變化的風險;往大了說,是“無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寒”。
總結一下U盤化生存的兩個要點:
1)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自帶有價值的信息,然后探尋有哪些輔助優勢可以將其發揮到最大化;
2)坦誠,否則相當于自帶病毒。
【圖書信息】
書名:《人生的84000種可能》
作者:艾力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