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卡爾'榮格(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與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
? ? ? ? 孩子童年時期形成的性格,能決定未來所走道路的成功與否。父母交往、日常接待的事物、處理問題時的態度和觀點都能形成孩子的不同性格。
? ? ? ? ?父母間互愛互助和諧相處,能成為孩子對自身未來婚姻生活相處方式的楷模。
? ? ? ?而家暴、家庭成員間感情冷漠,孩子心里也會隱藏著暴力傾向,對人情世故冷淡的情緒,隨著成長,慢慢暴露出這種從父母身上參考回來的性格。
? ? ? ? 縱然,父母意識到孩子童年形成的性格,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到重要性的改變。但在培養孩子優秀人格時,出現了差錯。
? ? ? ? 比如,孩子的尿床行為。當父母多次教導孩子不要尿床,而孩子卻依舊犯錯誤時,有的父母就進行懲罰行為,如把孩子困進“小黑屋”、不準看電視、甚至體罰孩子........
? ? ? ? 這種懲罰在當下似乎效果顯著,孩子暫時性地改掉毛病,但畢竟治標不治本。把壞毛病壞情緒,壓抑在心底,然后這種所壓抑起來的情緒,會轉化成某種脾氣,在某件事情中發泄出來,如亂扔玩具、咬某物、大哭大鬧等。
? ? ? ?改變或者培養一個人的性格,讓孩子擁有你所滿意的性格優點,首先要改變你自己,從而去影響他。光要求如何改變,并編制一系列懲罰制度,只會產生叛逆心理,孩子更加反道而行。
? ? ? ?影響的力量很大,能使你改變現狀、改變習慣、改變處事態度,跟大眾心理有一點的聯系。
? ? ? ? 如一個本來很不在乎學習,對將來沒有任何抱負的人。當進入一個學習氛圍很強烈的宿舍,在他人長期勤奮學習的熏陶下,他也會有所改變自己行為,使其行為與眾多人相似,來融入集體,而避免視為異類,這就是大眾心理,同時體現出影響的力量。
? ? ? ? 就是因為氛圍能影響一個人,因此,很多父母在為孩子挑選學校時,都會首要挑選平均成績較高、升學率高的學校。
? ? ? ? 想讓孩子擁有某種性格或者習慣,首先你要改變自己,讓自己先擁有這種性格和習慣,再從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 ? ? ? 不僅僅只有孩子,身邊的人,身邊的氛圍,都能因你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