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忙碌,終于停歇下來。只有此刻的時間是如此的恬靜,安逸。靜悄悄的,紅太郎和小花貓早已經進入深度睡眠。貓爸爸還惦記著她們晚飯前講的話。
? 她問為什么只叫她“紅太郎”而不是其他,不合邏輯呀!怎么又會生出小花貓呢?難道是平底鍋,還是貓爸爸就是屬羊的緣故?僅僅是一種感覺,一個稱謂并沒有太多含義。附加太多太多的話反而是累贅,是你想多了。當初貓爸爸就是想建造一個“動物園”了!有一天會給紅太郎正名的,改名“有才”!
? ?小花貓的問題就比較尖銳了,可以當真或不在意。她想補課想當學霸。貓爸爸認為當學霸固然是件有目標的好事,但要付出辛苦和努力的。貓爸爸并不是因為成績而愛的。雖然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但成績的好壞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幫不上忙。考好了貓爸爸和小花貓一起分享快樂,考砸了貓爸爸和小花貓一起難過,一起尋找原因,做美食犒勞。更多的是貓爸爸希望孩子能夠渡過失敗的苦難。失敗后的成長才會刻骨銘心。貓爸爸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是陪讀的檢驗結果,而在孩子成績面前成為俘虜。可以“領到馬前,甚至扶上馬,再送一程”貓爸爸更奢望孩子能夠自己策馬揚鞭。人做好了,成績自然就好了。貓爸爸一直會記得:人做正了,事就做好了,其他自然就順了。
? ? 把孩子的成績看得太重,就有點矯情,是對自己的諷刺,是自己的愛慕虛榮。孩子的成績當作陪讀炫耀的話題,或許是給家里一個交代。一方父母不上班,帶一個孩子,唯一交代的只有孩子的成績了!無形的壓力給了孩子和陪讀的父母。不要對比別的孩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太多不同的因素。最厭惡“看看人家那個誰誰多聽話,寫字多漂亮,……”沒水準,那你也生個那樣的好了。接受現實,把孩子和自己的昨天比較,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如果寫字慢,就告訴他正確的書寫姿勢。還要加強時間觀念,一分鐘計時,每一次不同的數字能夠讓孩子醒目,一分鐘可以寫五道簡單的口算,一分鐘可以讀一百字的書,一分鐘可以吃三個餃子,一分鐘可以洗漱完畢,一分鐘可以穿好衣服。然后告訴孩子四十分鐘內必須答完試卷,那是規則,可以稍微潦草些,必須要有速度。但還要慢慢來,一步一步走,有一天孩子成長了,在這過程里父母會明白什么是耐心,什么是愛。
? 對于補課貓爸爸更不敢茍同,補課的目的是什么?初衷在哪?是因為自己沒有時間輔導孩子,把希望寄托在輔導班老師的身上。但老師對孩子的了解程度是幾分,孩子能否在跟不上學校進度的情況下,而跟上輔導班的進度,否則孩子就會有雙重壓力。再則孩子對未學習到的知識點在輔導班學過了,課堂上能否精力集中,反而影響課堂的吸收。金錢上大家都是舍得的,效果怎么樣只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補課也是一種常態,孩子的時間也都投入在學習這里了,玩耍娛樂的時間就會少很多。貓爸爸寧愿小花貓不當學霸,也不會讓她再去補課了!
? 貓爸爸還在繼續,憂郁的抽著“永遠答應紅太郎的最后一盒煙”,倦意漸漸涌來,明天還有很多事情等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