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從昨晚相遇相識結(jié)束到此刻,這段話一直縈繞在心頭。
昨天下午收到一位一直想約的老師微信,晚上八點她有咨詢,所以八點前她有時間。今晚沒什么特別的安排,地點就是在公司隔壁,也是一直想見,所以果斷回復(fù):可以的,17:00-18:30。
這不是我們的第一次相見,似乎是第三次,前面兩次因為各自都有咨詢,也就沒機會細聊。而這次也算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相見”!
這位老師是2012年開始接觸心理學(xué),我是2013年。特別讓我“留口水”的是,她一踏入這個行業(yè)時就跟隨到了大師~龔秫老師的心理劇(著有《易術(shù)》一書,自稱是五千年的大樹。),完全是封閉式的成長團體。2012-2017年,她跟隨的老師幾乎都是業(yè)界的大師~施琪嘉老師,吳熙琄老師,賀琳安德森(后現(xiàn)代合作實踐創(chuàng)始人),徐鈞老師,許維素老師。。。。。。
心理咨詢目前是一個新興的行業(yè),ta特別的年輕。咨詢師本身的打開度和自我探索的深入度注定了我們和來訪者能走多遠。
一個半小時的交流,我的內(nèi)心相當震撼。這是進入到這個行業(yè)四年左右,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了解一些東西。只是了解,還未體驗。
對面的老師真誠、樸素、熱情,喝著她泡的黑枸杞茶,我一會兒集中精神聆聽,一會兒激情表達,一會兒互相“碰撞”,是的,全程交流無障礙。
當我提到心理咨詢,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而這個工作過程特別有意思時,她表示很贊同!心理咨詢最終考驗的不只是技術(shù),更關(guān)鍵的是咨詢師本身的人格魅力。她曾經(jīng)是建筑師(也是特別熱愛的行業(yè)),在房地產(chǎn)也做了多年,轉(zhuǎn)行到心理學(xué)這個行業(yè)是意外也是水到渠成的。
當她分享到鄰居家的大事件時,我的內(nèi)心在那個剎那充滿了恐懼和震撼。原來咨詢師能走多深,看個人體驗的。不是言語不是故事,而是那種深刻的體驗。我們怎么進去的,是否能出來?看機緣看能力。
18:35,老公來電催我回家吃飯,我們的交流在意猶未盡中結(jié)束。
遇見這樣的老師,感覺自己特別幸運。這1.5個小時的交流,帶給我的體會和感悟有很多,對我未來在這個行業(yè)里的發(fā)現(xiàn)有質(zhì)的影響。
特此記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