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根據國際民航飛行事故統計數據,1959年至2010年,由于機組行為失誤造成的飛機失事,占總數70%以上。機組行為失誤是當今飛行事故的主要因素。
機組資源管理(簡稱CRM),指的是有效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識別、應對威脅,預防、糾正差錯,發現、處置非預期性飛行狀態,以達到安全、高效以及舒適飛行目的的過程。這些可以利用資源,包括可以利用的人、信息、設備以及易耗品,它們既可能存在于飛機的駕駛艙內,也可能存在于駕駛艙之外。通過機組資源管理訓練,強化機長作為機組的領導者、信息的發布者和操縱的決策者作用,機長運用機組資源管理,領導整個系統(飛機+機組+乘客)以安全、高效、舒適以及令人滿意的方式達到目的地。
A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飛行員作為普通人,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和飛行狀態的不穩定性,同時又可能受到復雜環境的影響,因此飛行中人的錯誤是普遍存在和無法避免的。圍繞如何避免人為差錯,CRM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了。
第一代也稱駕駛艙資源管理,著重強調飛行員之間要交流和機長是機組的領導等。
第二代擴大了CRM的范圍,將整個飛行機組包括飛行員、乘務員、通信員、機械師都納入到了CRM當中。
第三代進一步擴大的資源管理范圍,擴展到了駕駛艙外的地面相關人員,如空中交通管制員等。
前面三代CRM的發展都是通過擴展信息渠道,加強溝通交流,達到減少和避免人的差錯的目的。
第四代有所突破,在前三代的基礎上,引入檢查單,使飛行員特殊行為表現程序化,使飛行員在發現錯誤征兆時,正確處置,及時控制和阻止已經發生的差錯。
第五代CRM在第四代的基礎上面,再增加了最后的防護措施,就是盡可能減輕已發生的錯誤帶來的后果,并控制那些還沒有發生的錯誤。
第六代CRM將安全關口前移,以預防為主,使機組成員能夠估計和識別風險中的各種危險和錯誤,以及他們將給飛行帶來安全風險,然后用CRM消除或減少風險的發生或降低后果的嚴重性。與前五代相比,新一代CRM貫穿了整個飛行全過程,飛行前,機組成員能夠充分估計所要面臨的危險,比如地形或不利的天氣狀況,制定出飛行計劃;飛行中,機組成員相互溝通,合理分工,保持良好的警覺意識;著陸時,保持良好、穩定的飛行狀態,機組合理分工,密切注意環境因素變化,及時相互提醒,安全完成飛行任務。
B
航空公司開展機組資源管理訓練意義非凡。
一是有助于轉換飛行員的思維方式,強化安全意識。
二是有助于飛行員理解飛行中人的行為,從而達到對自己和他人合理管理的目的。
三是有助于挖掘人的潛能,使飛行員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
四是最根本的,有助于減少人為差錯,保證飛行安全。
E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受飛鳥襲擊導致引擎失去控制,機長沙林博格機智操控,飛機緊急迫降在哈迪遜河上,避免了人員傷亡,該事件被稱作哈迪遜河奇跡。這起事件正是機組資源管理成功典范。大量事實表明,運用機組資源管理,能夠有效降低人為差錯概率,最大保證飛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