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從小就對我說,你要寬容、理解、原諒別人,要對人熱情,對人真誠,要學會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對人微笑,要活潑,要帶給身邊的人快樂……你看,我媽說的也沒錯啊,好像只要這樣,就可以成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孩子。
所以,從小到大,我沒有不寫過作業,沒有遲到早退過,沒有逃過課,沒有夜不歸宿過,沒有喝過酒,沒有打過架,更沒有惹過誰不開心,跟誰有過深仇大恨,在家長眼里,我是乖孩子,在老師眼里我是好學生,在同學眼里我是學霸,在朋友眼里我有抑郁癥……
做這樣的一個人真的很累。因為我的寬容理解原諒熱情和將心比心,不知道慣出了多少得寸進尺的人,自己心甘情愿的陷進去,最后卻身不由己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我不是說在說我有多矯情,多無助,我就是想找個人教教我,那個所謂善良到恰到好處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舉動。
難到真心對人還需要分時候嗎?
也許,就像那誰說的,幫別人幫久了,就被人當成是理所應當的了,等到哪天你突然拒絕,之前的你的所有的好都不復存在,你分分鐘成為別人眼里的一個像十惡不赦的罪人一樣……
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啊,雖然沒想過幫助別人會有什么回報,也沒想過幫助別人會為我自己帶來什么好處,就純粹的想著,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過來一個人,說,我幫你吧。
我從來都不會麻煩別人,除了自己真的是毫無辦法了,所以我就特別不能理解那些明明走幾步路,動一下手就能完成的事情為什么要去麻煩別人做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即使是順手之勞也是會對別人產生影響的啊。
哈哈。可能我的想法不對吧,不然這么久了,為什么只有我是這么想的了。
我從來都在笑,開心時,傷心時,感動時……我時時刻刻在笑,也時時刻刻在哭,因為不能讓別人看到所以盡可能的多笑,盡可能的笑的大聲……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高中時,我一朋友問我,誒,你怎么看起來總是那么快樂,沒有什么煩惱呢?我對他說,是啊。想開了就好……
你看,笑的多了,別人都以為你是不會傷心的……
那時我就在心里想:媽,我真的成了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每天保持微笑,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的人了。可是,我,一點也不快樂……
母親現在總說我缺根筋,說我沒心眼,因為她覺得我在任何時候都為他人著想,這個行為很愚蠢。她老是責怪我為什么總想著別人,為別人考慮,而讓自己特別痛苦,麻煩,甚至委屈……可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已經融進我的血液里,每次我都是在潛意識里放著別人的利益,都不用想,不用去衡量和斟酌,20年了,不會變了……
我想要逃一次課,打一次架,想夜不歸宿,想喝酒,想做一切我沒做過的事情,我不知道我那么壓抑有沒有人知道,醉過一次,徹徹底底,只有那時才覺得自己活的像我自己,我才哭的那么開心。
所以我是一個善良的人嗎?都說善良的人是快樂的啊……
我做了20年這樣的人,于是現在成為了一個濫好人啊。所有的好開始不斷泛濫,開始廉價,成為在別人眼里忽略不計的一條線。有時候想想,自己默默做好多到底圖了些什么。我就是想,我真心的對待別人到底會不會留在自己身邊一個真心對待自己的人,朋友有好多啊,知道自己難處和痛處的又有幾個?
所以,我現在不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孩子,相反是一個討人厭的孩子,我早就開始發覺,自己熱情是優點也是缺點,有時候無論說什么都是錯的。我開始不再與人接觸,獨來獨往,這樣的習慣已有四年。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上體育課,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撐雨傘……剛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這個世界最狼狽的一個人,受不起別人異樣的目光,后來習慣了,真的就是當自己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時刻之后,覺得身邊再有一個人就是累贅了……
我有時候會詛咒自己,身體殘廢,全身上下只剩下一雙正常的手和一雙正常的眼睛。這樣我就不用為與人相處煩惱了,我有足夠的理由獨自一人,我聽不到,所以不害怕別人對我提要求,我不能說話,所以不用與人交流,我只需要安靜的看著周圍的人,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然后再安靜的用筆寫下來。就好。
我可以一個人在圖書館發呆一整天,不吃飯,不喝水,一個聽著歌寫著字,我感覺自己好幸福,但是孤獨到極致后,總感覺自己的世界太安靜,安靜的有點可怕,感覺身邊沒人說話……
雖然世界上沒有與我們感同身受的人,不被別人理解也無所謂啊,那要都理解我們了,我們是該有多平凡啊,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