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的婚事,一波三折,張媽媽沒有出席婚禮,或者說沒被邀請,張媽媽說戶口本在她手中……總之,這是一場沒有得到媽媽祝福的婚禮。即使再奢華,也多少讓人覺得遺憾。
婚姻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似乎與長輩無關,其實千絲萬縷。再是愛得不管不顧,當歲月流逝,當生活長草,我們會發現,曾經我們不屑一顧的長輩,很多都是智者。他們知道,光有愛情不代表幸福;他們知道,生活千瘡百孔,什么樣的人能幫你把洞補好,讓你免受風雨……
貼一篇之前寫的稿子,關于婚姻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幸福家族的擇偶三原則
父親總說我們這個家族是“幸福家族”,理由是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晚輩們四代人108對夫妻,都是婚姻美滿、恩愛幸福。我一聽,細思量,果然,在這個“結婚糾結、離婚容易”的時代里,我們這個龐大而散居全國20多個城市的家族,成員里沒有一對夫妻離婚,都是相濡以沐、恩愛有加。
父親說這種喜人的局面應該得益于奶奶的“擇偶三原則”。
奶奶與爺爺是上世紀20年代的包辦婚姻,在洞房花燭夜之前奶奶都不曾與爺爺謀面,迫于生計,奶奶嫁給了陌生的小裁縫?;楹竽棠滩胖溃瑺敔斊獗┰辏燥L流,身體欠佳,常年吃藥,家中粗重活計都由奶奶瘦弱的身體承擔。因此,奶奶的婚姻并不幸福,她在憂怨中無奈地生下10個子女,異常辛苦地養育他們。中年時期,爺爺與奶奶便分居了,連言語間的交流都變得十分稀少。但在爺爺晚年臥病不起之時,奶奶還是精心照顧了爺爺,她說念著他本質的善良,在夫妻感情破裂之后,他還是敬愛她的父母,并且給他們養老送終;夫妻分居時,他把好房子給了她。
大概是根據自己的婚姻經歷,奶奶總結了三條“擇偶原則”,教給子女,教給孫輩——
第一條:心善良,用奶奶的原話講就是“有良心”。有良心才會有責任心,才會懂得愛護與體貼。奶奶說她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婚姻里堅持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爺爺“還有點良心”,子女所需花費會一一掙回,孝敬老人,打她時“不往死里打”。靠著這一點點的善良,奶奶將她的名義夫妻堅持到了金婚。奶奶想如果爺爺的心再好一點,那么他就不忍心在情感上那么折磨她,就會舍不得讓奶奶干所有的粗活,那么她該是多么幸福。
第二條:性格好。奶奶說的“性格好“,應該主要指的脾氣要溫和,至少不要有家庭暴力。她的人生不幸最主要來源于爺爺的火爆脾氣,這導致他們沒完沒了的爭吵與冷戰,然后推動了爺爺的多次出軌。父親說除了溫和,還應該陽光、積極、堅持、真誠、念舊。溫和與陽光會帶給婚姻快樂,積極與堅持會讓婚姻富足,真誠與念舊會讓婚姻長久。
第三條:身體好。奶奶認為爺爺也許是身體不好才導致性格差,因此她不幸的源頭應該還是令爺爺飽受折磨的肺病。父親說我們保證不了一個人終身健康,而且這也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在決定要接受對方感情之前,應確定對方身心健康,如果知曉對方身體有某方面的疾病,就要慎重考慮自己能不能承受,可不可以付出和犧牲更多的精力來愛對方。家族中成員找對象,長輩都會仔細打聽對方家中是否有比較嚴重的家族病,如果有,大多會反對;如果孩子一意孤行,他們會找來對方,和孩子們一起早做準備。
我的一堂姐夫有家族病史,當年堂姐力排眾議嫁給他,長輩們在確定局面已定之后,跟堂姐夫仔細地分析了他的家族病,包括一般所發時間、發病后的治愈等等,堂姐夫更加意識到妻子的深情厚意,在身體健康時努力工作,給堂姐和家庭準備了富足的物質條件,并且盡量擠時間和家人周游各地,堂姐則從衣食住行方面保護丈夫的身體。因此到堂姐夫50多歲發病時,他們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準備來應付。直到現在,堂姐夫依然在堂姐的照顧下安享生活。
盡管有了堂姐這個成功榜樣,但長輩們還是一再強調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他們那樣堅強能干和無私深愛。
家族中幾乎誰都知道這三個擇偶原則,從小根深蒂固的影響,到了婚戀年齡會自覺遵守。如今想來,這其實是多么簡單的三個原則,但在相戀與結婚都變得異?;ㄉ诟哒{的今天,似乎反而是這么簡單的道理容易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