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子粉——,賣橡子粉啰——,橡子豆腐——,……”。
天藍藍,艷陽高照。集鎮上,橡子豆腐的叫賣聲,總是吊起我的胃口,它那特有的香兒,讓我的味蕾兒跳躍活動開了,迫不及待的買回來,一飽口福。
小時候,我家后山有一片麻栗子樹。樹上結的果實叫橡子,我們這兒的方言叫漿(諧音)子。
麻栗子樹上結的橡子比一般的橡子要大的多,醬紅醬紅的大橡子圓滾滾,一個個呆頭呆腦。
麻栗子樹也叫漿(jiang)子樹。
麻栗子樹喜歡成片生長。 成片的麻栗子樹,長在山洼山膀上,齊刷刷,你追我趕,一起向上,它們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沒有張揚好看的花朵,只有淡青色的橡子果,如端莊的少女躲藏在綠葉中,等待著秋的到來。
伴隨著陣陣秋風,秋雨飄飄灑灑,翩然而至。
秋,真的來啦。
經過了秋雨的洗禮,麻栗子樹葉漸漸地、悄悄地由綠變黃,落寞地、寂寥地離開樹梢,凋零,飄落,躺在泥土上。仿佛是要給麻栗子樹根蓋上厚厚的棉被。
橡子果這時也成熟了,一個個咖啡色的橡子果,如蠶繭般隨著微風,跟著樹葉,紛紛墜落下來。
這時候的麻栗子樹林,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們天天放學后提著小籃,和伙伴們去撿橡子果。
我們女孩撿橡子果總是比男孩子們細致,比他們撿的多。男孩們貪玩,他們像猴子一樣,敏捷地爬上樹,靈巧地這棵躍到那棵,一躍一跳間,搖搖晃晃,樹隨人動,成熟的橡子果如雨點般“嘩啦啦”掉下來。
我們扒開樹葉,草叢,橡子果仿佛和我們捉迷藏,一個個都鉆進落葉底下,讓我用心費力才能找到。
橡子果的蒂,像精工細琢的小碗,咖啡色的漿子果坐在小碗里,好看極了。
我們女孩子總是選最大的漿子果,除掉蒂,在中間插入小樹棍,當小碟遛旋轉著玩(相當于現在的陀螺)。
調皮的男孩們,則把漿子肉掏出來,掏空,然后插上小竹管當煙袋玩兒。
橡子果含有豐富的淀粉,大人總是用它做橡子豆腐。
提取橡子淀粉,如同提取紅薯粉一樣,將橡子果粉碎,加水攪拌,過瀝,沉淀,橡子粉就出來了。
初出來的橡子粉經過處理,做成橡子豆腐。
橡子豆腐是純綠色食品,制作工藝簡單,所用的原料就是橡子粉和水,不需要任何添加劑。
做橡子豆腐最關鍵是,要掌握好橡子粉和水的比例,還有火功,只有這三項捏拿得當,做出的豆腐才好吃。
涼拌橡子豆腐,跟涼拌粉差不多,配上醋,辣椒油,蔥姜蒜等調料,是這個季節最誘人的涼拌菜,降火,降脂肪,最適合三高,肥胖的人吃。
如今的人們都忙于外出打工掙錢,田地荒蕪,山野田間到處雜草叢生,柞樹刺橫行霸道,封了山路,上山撿橡子果的人越來越少了,橡子果成叼鼠的過冬食物。
偶爾有勤勞的老農弄一些回來,精制成橡子豆腐,拿到集市上,價錢比肉還貴,還銷售一空。
每逢集市上遇到有賣橡子豆腐的,我都毫不猶豫地買上一些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