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青春迷惘的少男少女,就有村上春樹的讀者。我,也是其中之一。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有名的小說,也是其作品中最容易看懂和寫實的一部,沒有之一。
從圖書館借來這本書,便一直擱置在書桌上,直到到期也沒翻動幾頁。
后來,便跑到書店狠下心來買了一本,因為花了錢,不讀會覺心疼,這也不失為一種逼迫自己去多讀的一種方式。
初次嘗試日本的作品,對于我而言,確實是別有一番風景。
書中孤獨寂寞、凄迷哀婉、而又具有可聞可見可感可觸的尋常性,講述了青春時代的種種經歷、體驗和感受。
也可以說是青春快車的乘客沿途所見的實實在在的風景。
沒有神出鬼沒的迷宮,沒有匪夷所思的情節,只有用平凈的語言娓娓講述已逝的青春。
主要是讓人感覺真實。
更加吸引我的是,這個通俗而完整的故事是個愛情故事。
故事里表現了少男少女在復雜的現代生活中對于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
卻又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人生意義。故事里幾乎包含了所有的青春元素:
連帶與孤獨,開朗與感傷,追求與失落,堅定與彷徨,充實與寂寞,純情與放蕩,時尚與鄉愁,奔走與守望,無奈與救贖,懺悔與迷惘......
這是我們每個青年人都會經歷,也正在經歷的。
青春,當然離不開愛,《挪威的森林》也是如此,從而構筑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愛情故事中,性,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挪威的森林》中,自然也少不了對性的描寫。
于今,前前后后大概也讀了百余部長篇小說。
小說的故事發展情節中描寫性的有之,且不是少數。
如陳忠實的《白鹿原》、余華的《兄弟》《在細雨中呼喊》、莫言的《豐乳肥臀》《紅高粱》、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等等這些名著中多少都有些對性的描寫。
但總覺有些來得突然,不自然,給人一種“抵抗”的感覺。而影視作品中這些情節的嵌入,有時更加讓人不適,如《色戒》、《羅曼蒂克的消亡史》。
而《挪威的森林》中的性,并不是如此。
給人的總體感覺便是自然和干凈。
沒有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而是由情節推進的自然流暢,閱讀時感覺不出“摩擦”與“抵抗”。
沒有令人不由得止步不前那種生澀的措辭和使人生厭的跳躍。
故事情節到這里就猶如抹了油的鋼軌一樣光滑流暢自然。
當然,也有人質疑,《挪威的森林》里為什么會有較多關于對性描寫的故事情節,甚至日本自己也有人說《挪威的森林》色情。
對此,村上春樹本人是這樣解釋的:
我是想把它寫得純凈些。生殖器也好,性行為也好,越是如實地寫就越是沒有腥味。
我是以這個想法寫得的,但不少意見認為并非如此,說是色情,說現代年輕人難道是那樣不成?
可若是連那個都算色情的話,我倒是想問那些人到底過的是怎樣的性生活。
確實如此,反觀身邊,很多人喜歡把粗話、臟話掛在嘴邊,亦或是一些讓人不待見的話題。其實,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一聲不語,隱隱作祟的人。
如村上春樹所說,很多東西,越是如實,就越是沒有腥味。
坦誠和陽光可能會讓人覺得更加自然。
《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總的說來給我的感覺便是通俗而完整,獨特的愛情故事。
通俗,是因為里面沒有不知何所來,不知何所去的雙胞胎女郎,讀起來無須勞心費神。毫無疑問,只有通俗才能為更廣泛的普通讀者所接受。
完整,是因為不像其余的小說,沒有跳躍式、交錯式的架構,基本上就是按照時空順序和人物性格邏輯步步推進。
由此也能看出,一個會寫作的人,肯定很會講故事,有條不紊,娓娓道來。
如果有時間,能靜得下心來,記得,《挪威的森林》不妨可以試讀一下。可不能只奔著“性”去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