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維克多·雨果對于圓明園的描述。我能想象到她有多美。但是當我走進她時,卻感受不到她昔日的輝煌。我曾在初中歷史課本上看到過她的美麗,我也曾在初中語文課本上學到過她被英吉利跟法蘭西這兩個強盜毀滅,我也曾在國家博物館見到過她的復原像。但當我真正走近她的時候,我竟無法接受這就是她。她曾經是萬園之園。她曾讓法國傳教士郎世寧震驚不已。
? ? ?在康熙帝時,圓明園僅僅是一個離宮,被稱為夏宮,當時的她還沒有成長起來,遠不及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時那般宏偉。她被賜給了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來的雍正帝)。眾所周知康熙帝最喜歡牡丹花,在圓明園中有一處牡丹盛放,四皇子胤禛邀康熙帝去賞花,同時安排弘歷在牡丹園中練劍,正是這次安排,康熙帝見到了自己最為寵愛的孫子弘歷。歷史上有過這樣的猜測:康熙帝是因為想要弘歷做大清帝國的主人才會傳位于雍正帝。不管怎樣,康熙帝逝世后,胤禛即位,史稱雍正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勞的一位皇帝,他只有在生日當天才會稍作放松。他一直對祖父孫三人在圓明園中的相遇存有留戀之情,于是開始擴建圓明園。自己擔任總設計師,圓明園中的每處景點都是經過精心設計,都有著自己的寓意。自此,圓明園成為了一個皇帝處理朝政及后宮居住的地方。雍正帝在圓明園中總是身著漢服,他有時扮作詩人,有時是書生,有時是和尚。他在這個隱蔽的私人空間之中像個孩子一樣自由嬉戲,他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卻無法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圓明園與雍正帝而言,更像是普通人的家一般,承載了他所有的歡樂。到了弘歷即位,也就是乾隆年間,當時的大清帝國達到了萬分鼎盛的時期,國庫富足,百姓安康,他也開始不遺余力的擴建圓明園,最豪華的圓明園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誕生的。他啟用雷氏家族來建筑,每處景色都是先做出燙樣讓乾隆帝過目才進行修建。把大清帝國的美景都搬進了圓明園,不僅如此,他任命宮廷畫師郎世寧修建具有歐式風格的花園。最著名的海晏堂就是由此誕生,十二獸首也是出現在此。圓明園正是在乾隆帝時期達到了最輝煌的模樣。而后的時期,大清帝國因為閉關鎖國政策不斷落后與世界。在1840年,鴉片戰爭使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他們看到了中國的落后,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1860年,英法聯軍兵臨城下,咸豐帝選擇了逃亡,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像瘋了一樣開始搶奪珍貴的財寶,并且在離開時,放火焚毀,多么殘忍的行為。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自此消失于世界。現在殘留的只有一片廢墟。我心中的圓明園早已蕩然無存。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看圓明園紀錄片。愿我們的國家永遠繁榮昌盛,遠離戰火。愿12銅首早日團聚與祖國的懷抱。愿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每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