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市場部門實習了一段時間,主要負責競品方面的工作,這里也是把我的一些工作心得記錄下來,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先說幾點tips:
1、報告定位上,市場部的競品分析和產品的競品分析會有一部分的重合,但側重點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源于部門工作職能上的差異。
2、競品的選擇上,競品要盡量選的全面,但也不是說毫無針對性的全面,比方說,如果是一個做品質生活的電商平臺,就不用把整個淘寶或者整個京東選取來當競品(如果淘寶、京東中有對應的模塊倒是可以選取),定位要精準一些,這樣的分析報告才會較為有價值。
3、數據上,在進入公司之前,我們自己做一些競品分析,數據是最難的部分,為了得到一些數據,會自己去網上找各種網站的報告,比如艾瑞、易觀千帆等等,不過大部分不花錢的數據都是比較滯后或者準確性不太高的。而真正在公司里,一般會有專門的數據部門,需要什么數據可以直接和這些部門提需求,但也并非你的所有需求都能被滿足(相反,大部分數據滿足不了才是常態),所以需要得到一些比較特殊的數據,還是要自己花時間去琢磨怎么獲取。數據拿到了,更重要的就是透過這些數據能看到的東西了以及自己的思考了,如果競品分析報告僅有數據的羅列而沒有思考分析部分,那么這樣的一份報告是沒有多少實際價值。
4、要從多方面去考慮問題,比如說在某一天或某段時間內,App的微信指數、百度指數激增就覺得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市場活動,有可能這些指數增長并未給產品帶來多少新用戶或者是日活的激增,出現這種情況也要重新定義一下這次活動。
5、數據敏銳度要高。每天過眼的一些數據如果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應該仔細思考一下數據變化背后的原因
6、切忌從結果推原因也不要過于主觀臆斷了。
接下來要淺談一下一份市場競品分析報告需要哪些內容:
基本數據:
1、運營數據:無論是市場報告,產品報告還是其他部門的一些報告,運營數據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數據。包括DAU、MAU、APP排行、銷售量銷售額數據、這些數據通常是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但一般會有內部校準),或者數據組通過數據爬取以及其他方式所得。這一部分數據可以看出一些整體趨勢,比如和競品整體情況差距有多大,根據某段時間某些數據的激增,可以通過分析這段時間后面的一些市場、運營活動來查找原因。
2、用戶數據:用戶數據的話一般由用研部門提供,通過投放問卷,電話回訪,線下訪問得來的結果,包括產品用戶的年齡、性別、消費水平、城市分布等。用戶數據有利于后期的投放定位更加精準。競品的用戶數據不太好獲取,但一些第三方平臺、網絡資訊也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幫助。
3、輿情情況:通過對產品和競品的輿情分析,可以大致的了解用戶對相關產品的態度和定位。也可以了解近端時間來,產品及競品的哪些相關“動作”會在用戶群體中引起反響,并規避一些不必要的負面輿論。
4、廣告、媒體投放情況:這個可以結合之前的運營數據挑選一些有價值的廣告、媒體投放。
競品動態分析:
這一部分里主要可以分析一下近段時間以來競品的“大事件”(類似團隊架構的調整、融資情況的更進等等)、一些主要的市場活動。
這一部分的內容往往也是這份報告的重頭戲部分。數據來源可以是供應商,但有很多也需要平時多關注多積累行業的動態情況。在這一部分中也可以對近端自家產品或者競品做得比較好的市場活動進行復盤,從成功的活動中吸取經驗,從不太成功的活動中總結教訓。
競品的商品、產品結構變化:
對于電商平臺而言,競品的商品結構變化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平臺上大規模上新某種類型的產品,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該平臺接下來準備主推該類產品,如果銷售量、銷售額也比較可觀,就可以來分析一下這些舉動的可借鑒性。也可以類比到其他的平臺,若新產品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對運營數據等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也可以記錄下來的。
今天的推文主要是對之前的工作做一個記錄型分享
希望之后能有更全面更完整的版本產出~
感謝每一個,看到這一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