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交作業的日子,看看走過去的路,已快七分之一。七分之一的路竟然還是沒有形成一種習慣,回看一片凌亂!
寫作是為了輸入倒逼輸出,對自己幾天的反思、總結,亦或是對一件事的看法,或輸出對別人有用的東西等。要提前的做準備,修改……而自己卻全然沒有做到位,總是推到交作業的最后一天(是苦無辦法不得已而為之)才寫,這真的是可悲的。臨時的“毛毛糙糙”不可能有所起色,更別提奇跡什么的了。沒有準備的應付不僅對不起自己的讀者,更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
寫,對于我們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這些李笑來老師和老大已經說的很明白)事,也是起點低的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種最有效的實現“財富自由”的方法。如果這都做不好,那還能指望做好什么!
看看自己走過去的路,凌亂的可怕。道理是知道,可就是沒有去好好的踐行,所以才會惶惶不可終日。有時候恍若驚醒,去慌慌張張的、“激情澎湃”的努力行動了,可總是事不過三(沒有堅持多久就被打斷了),沒有成為一種習慣,缺乏一種信念的力量。道理只是知道而已,遠遠不叫懂。因為要是懂了的道理,肯定會賦予一種行動的意義,不可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
所做出的很多決定,都是因缺乏果斷的勇氣而“不好意思”的腰折。再到為慘痛的代價而當頭一棒的驚出一身冷汗!周而復始的重復著、惡性的循環著……可還沒有徹底的令我“折服”,就這樣時明時暗的、平平庸庸的過著。有時候我就覺得:是自己耐性太好還是自己毅力太高,亦或是自己本就是個“頑人”――不化的人嗎?可總有一個靈魂在提醒我:不,絕對不能只是如此。咱是誰呀?要凡而不俗!
想想自己凌亂的原因:(1)太過優柔寡斷,缺乏邁出去的勇氣。(2)臉皮太薄,總是“不好意思”,要不臉、不臉、不臉!(3)想的太多,行動的太少。沒有分清主次,抓不住重點,在“無關緊要”的是事情上浪費太多。(4)方向不明確,沒有賦予意義,缺乏激情。(5)錯誤的思想觀念,追求量而忽略了質,求廣卻不精。(6)毅力不夠,對自己不夠狠!可能還有很多是我所沒有發現的,要在踐行中慢慢的去發現。
只知道失敗的原因、現象而沒有拿出解決的方法是沒有用的,還不如不知道,興許煩惱會少點。有時候我會想,會不會傻子很幸福呢。可自己不是“太傻”的人,而且是太過“精明的人”呢,因為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去做,卻已經權衡的想了好多。可想的再多也不會創造奇跡,要找解決的方法,去踐行。
思緒亂了行動也就亂了,慢慢的就成了一團糟。凌亂的事,凌亂的自己,還是要靠自己一下一下的去梳理。一句話,找方法,默默的踐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