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當天,同學小雅在群里抱怨她老公不愛她了,原因是她老公不肯將微信頭像換成她喜歡的卡通圖案。
小雅老公在一家大型企業任中層管理,手底下管理著上百人,微信已經成為了部門之間溝通聯絡的工具。小雅老公表示,工作微信是一個很嚴肅的工具,體現了男性形象,頭像要大方,不能換來換去,花里胡哨。
小雅威脅她老公,如果不換頭像,就是不愛她,她老公表示,其它不涉及到工作的要求都可以滿足,但是這個是原則性問題,跟愛不愛沒有關系。
微信群里持正反意見的人各占一半。
有人說,換頭像這么小的事情,都不肯遷就女生,那以后遇到大事還能包容女生嗎?
有人說,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一碼歸一碼,不能混為一談,工作就是講原則,講道理的事情,不能跟私人感情混為一談。
還有一個女生為了驗證老公對自己的寵愛和遷就,將一個卡通圖案發給她老公,要他立馬換上,果然她老公立馬按照指示更改了圖像,并截圖為證。
最后,大家討論的主題上升到,在婚姻里,男生是堅持原則還是可以為自己在乎的人放棄原則?
何為原則?原則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反映事物客觀規律的方式。是個體說話做事,待人接物的自我要求和約束,并且不太容易隨著時間推移,世事變化而變動。
無論工作生活,還是感情婚姻,每個人心里都有自我認定,固有的原則和底線,不易改變。
就像,有人覺得婚姻就是兩個人遵守契約精神,互敬互愛,互相包容理解,不離不棄,共同走完余生的過程。有人卻覺得婚姻不是約束,就是當下兩個人決定走在一起,日后如果有更合適的人出現,大家可以選擇自由離開的過程。
就像,有人覺得自己的原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都要堅決捍衛,不管是父母,愛人,子女,都不能打破自己的原則。有人覺得,在遇到自己喜歡和在意的人,事的時候,原則是可以被打破和違背的。
那么,說到婚姻,到底原則重要還是感情重要,是該堅持原則,還是為了感情放棄原則?
記得上中學時,有一個成績特別好的男生為了自己喜歡的女生,跟校外的人打架,被學校勸退,當時我覺得這個男生很酷,從來不打架的人,竟然放棄原則,跟別人動手,可見愛之深。
隨著年歲漸長,這種想法慢慢變化,覺得那些動不動為了愛情,為了婚姻放棄原則的人實在幼稚至極。如果自己喜歡的女生,要求你去抽煙喝酒,打架斗毆 ,你也去嗎?如果自己喜歡的女生要求你去挪用公款,貪贓枉法,污蔑他人,你也去嗎?
有些人以為,在婚姻里,違背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則,博對方一笑的做法就是真愛,就是言聽計從,無條件付出。其實這是錯愛,因為如果對方真的愛你,TA一定會為你好,不會為了自己一時的快樂,讓你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不會讓你做違背原則甚至違法亂紀的事情。
只能說,你選擇付出的對象,不是對的人。
如今到了30+的年紀,走進婚姻,才發現,那些能在婚姻里堅持原則的人才是真正的酷角色,無論男女。
婚姻里的日常瑣事,家務衛生,老人贍養,子女教育,房貸車貸,工作生活等等無一不在考驗著兩個人的感情,也考驗著兩個不同認知的個體背后的行為準則。
誠然,我們每個個體因環境閱歷不同,形成的原則也不盡相同,聽從誰?否定誰?誰講得有道理?誰的做法正確?哪些是不能觸碰的底線?哪些是可以打破的局限?哪些是可以為了對方去妥協的事情?哪些是即使失去婚姻也不能去違背的準則?
這些充滿界限感的事情,很容易讓一個人喪失原則和底線,能否在經營婚姻的同時保有正確的原則,并嚴格執行,的確考驗一個人的智慧。既不固執己見,頑固到底,也不失包容體貼,遷就隨和。
比起一味遷就,無條件無原則退讓,我更欣賞那些有棱有角,有原則并遵守原則的人,他們不是不懂感情,不懂退讓遷就,只是更清楚哪些可以退讓,哪些應該堅持,界限分明。也許有人會說,他們沒有紳士風度,對女士不夠體貼包容,但是真正的紳士風度一定是恪守內心素養和原則,不隨意遷就,也不隨意逾越的人。
并且,那些隨隨便便放棄原則和自我堅持的人,從骨子里并沒有豎立起應有的準則和規范,今天TA可以對你百依百順,明天因為一些外力影響,TA放棄了這個原則,對你又刁難苛責,讓人捉摸不透。
在婚姻里,今天TA覺得跟你一生一世一雙人,堅持對婚姻的承諾,堅持相愛的原則,明天遇到一些煩心事,覺得也許換個人更好,輕易放棄之前的承諾和原則,最后越走越遠。
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似乎那些隨意放棄原則底線的人更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被認為是靈活,懂變通的代表。而那些有原則并堅守原則的人,往往被認為成迂腐,死板,不懂變通,不夠靈活的典型。
但是,真正有原則和底線的人往往都是珍品,他們不是迂腐死板,是恪守心中的行為準則,他們并非不懂變通,只是堅守原則的底線不變。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對于他們來說,變化的是方法,不變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