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陽輕風Michael Hu文集 (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種子篇
有個小學舉行了一次郊游采摘活動,帶著好幾十號孩子們去了一片紅薯田。
老師帶著孩子們摘紅薯,每人摘三個。有個農民就搬了一張凳子往田地邊一坐,估摸著是對這些孩子不太放心。
其中有個孩子很是活潑搗蛋,家里條件不錯,卻是第一次到農田。于是他摘了三個大紅薯后,就好奇地跑到農民面前跟人家聊天。
這孩子問農民:“伯伯,這些紅薯哪來的啊?”
農民也沒什么文化,帶著濃濃的口音回答:“啊……這些個都是用種子種出來的。”
“那種子是你從外面買來的嗎?”孩子納悶道。
這農民想了想,似乎是在試圖弄明白孩子的問題,然后點了點頭。
“可你這樣不就虧了嗎?你買了種子,可是紅薯都被我們摘走了。”
農民和一旁悄悄聽著的老師都笑了,老師走過來回答他:“因為這些紅薯,學校都已經付過錢的。”
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撓撓頭,小聲問老師:“那,老師,是買種子的錢多還是學校給的錢多啊。”
老師感覺農民在一旁,回答起來未免有些尷尬。而農民大大咧咧地說:“當然是你們學校買紅薯的錢多,要么我買種子干啥!”
孩子又問:“除了紅薯種子之外有沒有別的種子啊?我也想種。”
農民指了指旁邊的其他田地,告訴他這里都種了些什么。
孩子仰頭想了想,又問:“有沒有其他種子?種出來不是吃的?”可能是覺得自己沒問清楚,他又趕緊補充道,“比如錢啊,玩具啊,書啊之類的。”
農民趕緊搖頭,“哪有這些東西!”
可老師卻突然覺得自己發現了什么,邊應付著孩子們,邊思考著。哪怕放學回了家,吃飯時,看電視劇時,都還在琢磨著。可琢磨了很久,也弄不明白,后來就不了了之。
這個老師講課講的非常好,孩子們都喜歡,而且學識淵博,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卻知道很多歷史、地理知識。
有次周末,有幾個學生家長請他吃飯,問他怎么學的,能知道這么多,學的那么好。當初這些家長在上大學時,哪怕是全系第一,也感覺遠遠不如這位老師學的精,學的妙。
老師回答道:“主要還是這些孩子聰明,我越教他們,把他們教會了,我懂的就越多。”說到這老師想了想,突然靈光一現,“這就和種地一樣,我撒了種子,澆水灌溉,最終就能收獲。這就好像我種下了知識的種子,而這些孩子就是肥田。”
……
這就是種子,所有一切事情發展的根本因果。一顆飽滿甜膩的紅薯出現,看起來是前不久一個青澀的小紅薯長成,但根本來說,其實是由紅薯的種子得到的。沒有那粒紅薯種子,再怎么往地上澆水,也不可能得出果實。
如若不是如此,恐怕我們往地上吐口唾沫,都能長出一片森林吧?
而所有一切都遵循著這個道理。一粒種子種下,長出了一顆果樹;果樹上每個果實里都有一粒種子,等到果子落地腐爛,更多種子又種了下去,長出更多的果樹,如此循環,生生不息。
也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將世間所有一切緣起都連接在了一起,而我們還未明白這個道理,對這個不理解對那個看不慣,才有了諸多煩惱。
(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其實,道理真真切切地十分簡單,好似玄之又玄,但只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執念,對自己身體的執念,對自己記憶、經歷、存在的...
    羅蘭Alicia閱讀 419評論 1 0
  • 我們把種子分為善種子和惡種子,對應結出的就是善果和惡果。當我們摘果子,也就是享受或承受我們所種果實的時候,意味著我...
    羅蘭Alicia閱讀 581評論 0 4
  • 種子 (續篇 2) 我們吳老師在講種子時,用簡單的四句話講述了什么是種子及種子的特性: 性決定,時增長,未造者不遇...
    羅蘭Alicia閱讀 942評論 0 0
  • 何為“相”? 接下來的教授將圍繞莊子的這句名言“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 現在我們提到相,往往就是“照相”、...
    羅蘭Alicia閱讀 440評論 0 1
  • 伏案 點一只檀香 看著各種理論在腦中翻騰跳躍 卻在筆尖緩緩流出 人世間的修行 許不在廟里 不在南無阿彌陀佛 而...
    寧輕狂閱讀 21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