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5月17日晚上7時許,子洲縣馬蹄溝鎮梁家溝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在CCtalk客戶端集中觀看了由北京師范大學盧立濤教授主講的課程——“好老師和好學生是‘折騰’出來的”。通過學習,感受頗深。我覺得作為鄉村教師就得經得起“折騰”,但經得起“折騰”有個大前提,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 ? ? ?有的人認為做鄉村教師,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總不輕易向別人說起自己的職業。如果有人問我的看法,我覺得很正常,心理落差大嘛。堂堂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到一個經濟水平落后、交通不便,甚至住宿條件也差、夏天蚊子還多的地方任教,這對于從小嬌生慣養的父母掌中寶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考驗。尤其對于特崗教師,必須要到鄉村歷練三年,才有可能轉為正式事業編制。在這期間有一部分老師受不了苦,想各種辦法離開。
? ? ? ?可是,你別忘了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你的服務群體是學生,教學質量是標準,家長滿意是底線。不管是城鎮教師、還是鄉村教師,都是“傳經送道”。但是我認為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有很多人沾染了現代教育的不良風氣,認為城里的老師教的好。但是據榆林市教育局相關人員表示:鄉村教師的教學水平并不比城鎮老師差。
? ? ? ?但是,由于鄉村地處偏僻,很多時候享受不到政府部門的教育紅利。城鎮學校由于環境好、教育資源齊全、班額全面,上級檢查時,地方教育部門會優先推薦城鎮學校,也會優先發展城鎮教育,鄉村學校會很容易被忽略,這就導致了鄉村教師地位偏低,家長對于鄉村教師的要求會更加嚴格。
? ? ? ?這是鄉村教師“寂寞”的原因之一,參加的教育教學活動較少,不能及時獲取最新教育資訊,不能與各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交流教學經驗,教學模式不能與時俱進、創新優化,學生對于既有的教學模式缺乏興趣。
? ? ? ?這是鄉村教師“寂寞”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常生活的價值取向。鄉村教師很多都是住宿留校,經常在相對封閉、保守的環境中生活,會潛移默化的形成孤單、寂寞的心態,不善于與人打交道、會不自覺地遠離熱鬧。
? ? ? ?以我們學校為例,老師們都是節假日、雙休日才能回家,由于我校很多都是留守兒童,長期住宿的有十多個,再加上老師們身兼數職,基本上每天都很忙,上午上主課、下午上副課,晚上輔導課。不同于城鎮教師,課余時間比較充足,閑暇時間可以到餐飲店喝喝茶、到飯店吃吃飯、到KTV唱唱歌,還可以到中心廣場轉一轉,或者到集市上趕集、到夜市上擼串。這些在我們這里,沒有一樣可以輕易實現,我們村子里只有一個小診所、一個小商店。路燈是有的,可惜沒有班車,出行要叫車(往返需要80元,很貴的呢)。很多時候想家了,只能在微信、QQ里發一段兒語音,聊一會兒視頻。每次來校,都感覺像小媳婦回娘家——(零食、水果)大包小包拎一堆兒。
? ? ? ?像我們學校這種,我想全國還有很多。每每遇到雙休日、節假日,村里的教師還好,可以天天回家。城鎮里的教師幾乎周周要回家,有孩子忙著回家照看孩子、有對象的忙著回家談戀愛……除了日常教學任務,我們更多的是心有牽掛。再加上很多學校學科教師單一,很難形成創新機制,這也間接導致了鄉村教育不同于城鎮教育,跟現代教學理念相比,有一定的滯后性。
? ? ? ?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鄉村教師“寂寞”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鄉村學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影響自身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是鄉村教師沒有得到更全面、更完善、更科學的繼續教育,只能通過互聯網漫無目的搜尋。
? ? ? ?現在,我們有了很好的選擇——互加計劃,這要歸功于那縣長及縣教育局積極引入、大力推廣?;ゼ佑媱潱菧瞥龅闹饕槍r村薄弱地區的鄉村教育的公益課程,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多種學科,讓偏遠地區的學校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讓鄉村教師第一次感受到被重視。有了好的平臺,我們才有“折騰”的動力,努力成為讓人推崇的教師可能是每位鄉村教師的心聲。
? ? ? ?但是,我在這里所說的“折騰”,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折騰,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在這方面,我很認同盧立濤教授對于“折騰”在教育領域的闡述。“折騰”是什么?在我看來,就是拋棄傳統的、落后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浪潮中,尋求一種歡快、積極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加活躍、記憶更加有效。
? ? ? ?我們相信很多鄉村教師都是好樣的,耐得住“寂寞”,始終為鄉村教育默默地堅守著,哪怕是幾個學生,學校也是希望。步入新時代,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經得起“折騰”。那應該怎樣“折騰”?我們可以從盧教授的講座中獲悉一二:
? ? ? ?1、“折騰”要不忘初心,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 ? ? ?我們可以積極探索健康、有益的德育活動,把德育工作當成學校的必要組成部分。就拿我們學校來說,雖然學生人數逐年減少,但是德育類活動確實在逐年增加,常規的有“三節一會”(科技節、藝術節、書畫節、運動會),不定期的有春(秋)游、摘杏、采桑、拔苦菜、環保行動等等,要知道學生對于活動的積極性要永遠高于課程教學。我們不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 ? ? ?還可以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學生參與2018美麗鄉村網絡公益課程,例如:快樂音樂、鯊魚科學、韻律舞蹈、快樂手工等精品課程,一方面可以彌補學校師資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讓兼職的科任教師更加專業化。
? ? ????2、“折騰”要樂觀向上,發揮主動精神。
? ? ? ?眾所周知,我們所謂的“折騰”,并不是讓大家瞎折騰,而是要遵守“樂觀向上”的原則。就拿我們學校來說,我校會時常的舉行《弟子規》、《三字經》朗誦比賽,百科知識競賽,漢字聽寫大會等等,主題活潑有趣、內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能考查學生對于國學的理解,又能考查學生對于課外知識的涉獵、還能考查學生對于基礎漢字的熟識,一舉多得。我們可以在校務會議中積極探索新型的“折騰”模式,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被“折騰”的地方。
? ? ????3、“折騰”要遵循規律,踐行科學發展觀。
? ? ? ?“折騰”不光要有“樂觀向上”的原則,還要遵循科學發展觀、及事物的客觀規律。我們在“折騰”學生或自我“折騰”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就像鄉村的互聯網進程,要穩扎穩打,每一步落實到實處。只有將互加網絡課程和本土課程有機結合起來,雙師課堂才能發揮應有的優勢。我們也可以借助青椒計劃,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讓枯燥的空閑日子不再“寂寞”。
? ? ? ??4、“折騰”要講時機、要適度、變花樣。
? ? ? ?在我們日常教學中,可以視情況增加一些情景表演,也可以切合生活實際進行適當的聯想,或者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人物為導入點。比如:數學計算問題,可以設立情景——兩個人當超市買東西虛擬計算,教師在旁邊引導。要記住數學學科最終目的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再比如:在講述“禽類”與“哺乳動物”的區別時,我們完全可以從每家每戶經常喂養的動物進行分類,總結出這兩者的幾點區別,再延伸到大自然??傊?,教學要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展開,教學有進度,但教育沒有范疇。
? ? ? ??5、如何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
? ? ? ?盧立濤教授在課程中向我們講到“所有的學習都包括兩個非常不同的過程:一個內部心智獲得與加工的過程,一個與所處環境的互動過程。所有學習都包括三個緯度:內容緯度、動機緯度和互動緯度”,這三個緯度簡而言之,就是學什么、為什么學,如何學的問題。學什么是每課的主旨,為什么學是每課的目的,如何學是每課的講授過程。鄉村教師要“折騰”,但要圍繞主旨展開,以目的為導向,過程形式多變、好玩有效。
? ? ? ?鄉村教師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折騰”,以前很多時候,我們在孤軍奮戰,現在有了互加,我們不再孤單。這“寂寞”有不被人理解的無奈,這“折騰”是我們向別人的宣告:我們不比城鎮教師差。
感謝互加,是你讓鄉村教師“脫胎換骨”;遇見你,是我們最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