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有家公司到我學校開宣講會,講完后就可以投簡歷。
我想應聘的崗位是技術類的,但是有個工作人員姐姐說,不推薦女生應聘這個崗位,因為特別累,經常得扛著儀器跑上跑下的,適合男生。有個職能助理的崗位挺適合女生的,但要求英語較好,你可以試試。
我想來都來了,就面試一個吧,當作一次鍛煉的機會也好。
之后發通知說晚上七點過去面試。
我們那個組有5個同學,然后面試官說5個人坐在一起,我當時想:為什么要坐到一起啊,不是一對一面試嗎,真奇怪。
當面試開始,考官把題目發下來后,我就蒙了。是無領導小組討論形式(3-5個人一組,給一個問題,大家討論,面試官在旁邊觀察應聘者的 表現)。
我覺得完了,我肯定進不了復試,因為我的演講能力特別差,表達能力也不好,平常小組討論我也很少發表意見,大部分時候是在聽別人講,而且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面試形式。
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整個過程我就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他們激烈的討論,每個人都刻意表現自己希望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我半個小時下來就插了幾句話。我很羨慕他們的熱情,口才表達和思維。
最后總結的時候,他們叫我去講。當然我還是講的磕磕絆絆,不清不楚的。
結果不言而喻,5個人中就我被刷掉了。
有一丟丟難過,我的面試之旅一直都不太順利。大一剛進來的時候,面試了系里幾個社團,都沒有通過,而同宿舍的同學都陸陸續續收到了面試成功的短信。大二應聘部門的部長,也是因為性格和演講能力弱被刷掉。這些失敗當時對我打擊挺大的。
那幾次之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活潑且口才好的人。不過那也只是當時的一腔熱血,沒過多久就慢慢淡忘了。所以,直到現在,我的口才還是那么爛。
但是,現在觀念變了。我再沒有那么強烈的欲望去改變自己的短板,甚至有時候抗拒。
有個朋友給我講了個故事。
“一個螺絲刀很羨慕大扳手能擰開很大的螺帽,它也希望自己能輕松的把很大螺帽擰開,可是螺帽中間根本沒有槽啊。螺絲刀特別苦惱,也會恨自己怎么那么沒用。可是只要螺絲刀不要一心想著去大汽車邊上擰螺帽,回過頭就發現有人正在到處找螺絲刀擰螺絲呢。扳手自己笨笨重重也羨慕著螺絲刀的輕便,小巧。”
“XX,別看到別人演講厲害,會說話就特別羨慕,覺得自己連話都不敢說,心里想著要變得和他一樣口若懸河。這樣的上進心是很好的,但不能過,因為這世上值得學的東西太多了,今天可能看到被人演講厲害,明天就看到別人寫了一手好字,后天又覺得跳舞特別美。”
“我們不能硬讓自己去占有,而是應該讓自己擁有的去把短板升高。別讓千里眼去練聽力,雖然也是好的,但是對千里眼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有的或許我沒有,但是我有的你也未必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變,這是很好的覺悟,但不能死盯著自己的短板而忽視了長處。
面試失敗不要緊,應該仔細分析自己的特點,然后對號入座。把我刷了,說明我不適合他們崗位的工作,這是好事,我可以找到更合適自己的工作。
我覺得自己適合幕后、技術類的工作,以后求職就往這方面靠。當然,也要適當提升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但是千萬不要因為一方面的能力羨慕別人而一味的貶低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每個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